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在東口碼頭旁的一處空地上,漁民正忙著把漁網展平疊好。

卡車來來回回,往返于岸邊和堆漁網的地方。
2012年12月28日早上7時,十幾艘漁船相繼駛回芝罘島東口碼頭,漁網里除了一些小海星,完全見不到鷹爪蝦等其他海貨的影子。這些漁民來自遼寧葫蘆島,這是他們2012年最后一次出海,也是節前芝罘島海域最后一次有漁船出海。12月29日,記者在東口碼頭看到,經過這次“ 撲空”,這些外地漁民正忙著收拾漁網打道回家。
現場
漁民雪中忙收網,準備回家過元旦 岸上的漁民合力拽,船上的漁民則小心托送,一整張漁網被送上岸需要三四分鐘。
“這兩天吃飯的人少了很多啊 !”“你們要是走了,那就更少了!”2012年12月29日中午,在芝罘島“東口拉面”飯館里,店主對一幫遼寧漁民的離開表示不舍。吃完午飯,遼寧漁民蘇殿聲和同伴趕忙小跑到東口碼頭。
碼頭旁靠著七八條“遼葫”漁船,漁民正頂著風雪把船上的漁網拖到岸上。岸上的幾位漁民合力拽,船上的漁民則小心托送,網很大,一整張被送上岸需要三四分鐘。一輛小卡車把漁網拉到東口碼頭旁的一處空地上,幾個人再一起把漁網展平疊好,堆在一起。“忙完就回家過陽歷年嘍!”蘇殿聲和他的同伴來自遼寧葫蘆島市,已經在芝罘島上工作了一個半月,當地漁民稱呼他們“外地的”。蘇殿聲告訴記者,從12月29日開始,他們這些“外地的”就不出海了。據介紹,這十幾艘漁船上的網具都會存放在東口碼頭,把漁船清理干凈后再往岸邊一系,他們 2012年的出海工作就算結束了。
原因
出海沒撈著東西,鷹爪蝦季已結束 已經在芝罘島捕了8年蝦的蘇殿聲明白,鷹爪蝦的捕撈季節已經結束了。
“到時候了。”12月27日晚上11時,蘇殿聲他們準時駕著十幾艘漁船駛離岸邊,像往常一樣航行了七八海里 ,幾十人忙活著在海里拉漁網。顛了一晚上,12月28日早上7時才返回。“結果呢?”蘇殿聲說,算是白忙活了,除了一些小個頭的海星,幾乎沒捕到什么東西。蘇殿聲口中的“東西”是一種約6厘米長的粉紅色的小蝦,叫作鷹爪蝦。
兩周前出海時,不出意外蘇殿聲他們都能捕到兩三千斤的鷹爪蝦。而這兩周以來,海里的鷹爪蝦越來越少。“當然,也有意外交好運的情況,26日那天我們一艘船捕了整整5000斤鷹爪蝦。”已經在芝罘島捕了8年蝦的蘇殿聲明白,鷹爪蝦的捕撈季節已經結束了。原本和蘇殿聲一起來捕鷹爪蝦的有30多艘“遼葫”漁船,10天來斷斷續續走了兩批,現在只剩下十四五艘。“28日啥都沒撈到,我們就決定收工了。”蘇殿聲說。
價格
鷹爪蝦數量減少,收購****了四成 蘇殿聲說,兩周前販子給的價格是2.5元/斤,這兩天已經漲到了3.5元/斤。
隨著數量減少,鷹爪蝦的收購價開始見漲。蘇殿聲說,兩周前販子給的價格是2.5元/斤,這兩天已經漲到了3.5元/斤,“還不是因為能捕到的鷹爪蝦少了唄。”蘇殿聲和同伴來芝罘島這一個半月的時間里,一艘船平均每天能捕2000斤鷹爪蝦,一斤鷹爪蝦的收購價按照3元算,能賣6000元。蘇殿聲告訴記者,一艘300馬力的漁船出一次海的油錢在3000元左右,雇傭捕魚工人的費用在1000元,凈賺2000元。對于這樣的收入,蘇殿聲笑著說,“不賺錢咱也不干呀。”
“鷹爪蝦的價格也就這兩天能漲漲了。”在大海陽路上做了八九年海米生意的劉先生介紹,和紅蝦一樣,鷹爪蝦大都用來制作海米。劉先生曾經去芝罘島、長島等地收購過鷹爪蝦和紅蝦,他說,到了12月底,海里的這些蝦就幾乎沒有了 ,因此就不存在漲價不漲價的問題。
搶活
本地漁民“休班”了,外地漁民還在忙 蘇殿聲說,他們有點像拉著蜂箱由南向北再由北向南跑的養蜂人。
每年11月下旬到12月底,芝罘島附近海域鷹爪蝦最多 ,蘇殿聲他們就來這里捕蝦。蘇殿聲說,他們有點像拉著蜂箱由南向北再由北向南跑的養蜂人。蘇殿聲給記者看了他們使用的網具,一種由白色尼龍繩織成,另一種由綠色尼龍繩織成。綠色尼龍繩網具的網眼很小,是專門用來捕鷹爪蝦的。而到了每年農歷正月十五,蘇殿聲他們就會出現在遼寧海域,因為那個時候那里的爬蝦多 。
芝罘島附近的這片海域每年會來兩撥“外地的”,蘇殿聲這些捕蝦的漁民是一撥,在他們“檔期”之前的10月初到11月初,也有一撥葫蘆島的漁民過來,不同的是,他們來這里是為了捕魚,那段時間芝罘島附近海域的魚多 。
因此,11月份本地漁民駕著幾十馬力的漁船出海捕魚時,會在海上看到外地漁民的幾百馬力的大船;而12月份本地漁民“休班”了,仍有外地漁民開著大馬力漁船出海捕蝦。
聲音
這些“外地的”,快把大海撈空了 “他們幾張網連在一起把整片海都擋住了,魚一點沒剩地進了他們的網。”本地漁民張華說。
記者從幾位本地漁民的口中得知,他們很不待見這些“外地的”。“都說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我們現在是1天打魚29天曬網。”芝罘島本地漁民李從方說,這兩年海里的魚越來越少了。11月底他最后一次出海,開的還是300馬力大船,凌晨2點出發,下午2點半回來,捕回來的不過是“3斤爬蝦5斤黃花魚的”海貨,雜七雜八加起來只賣了2000元,扣去六七百元的油錢和三四百元的工錢,他只賺了不到1000元。“而十年前一次能入手2000元,那時候的錢還比現在值錢。”李從方說,之所以現在捕的東西少,就是因為外地漁民把魚都撈去了。
本地漁民張華說,11月中旬他就不出海了,一方面因為天冷得早,另一方面,和“外地的”有很大關系,“他們一張網有好幾里地長,幾張網連在一起把整片海都擋住了,魚一點沒剩地進了他們的網。”好在 ,張華等本地漁民有地利優勢,2013年4月,他們就可以再次出海捕魚,到2013年6月1日封海前有2個月的捕魚時間 。但2013年9月1日開海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外地的”又會像候鳥一樣來到芝罘島,這讓張華一直很發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