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水產(chǎn)新聞 | 獨家專題 | 漁商阿里 | 漁資團購 | 水產(chǎn)人才 | 市場行情 | 水產(chǎn)技術(shù) | 對蝦網(wǎng) | 會議展會 | 水產(chǎn)視頻 | 水產(chǎn)論壇
|
煙臺市西口海岸,每天退潮之后,海灘上就會多出一些拾貝殼、挖蛤的人的身影。這些人中,有在海邊欣賞美景的,有在沙灘上閑聊散心的,還有不少穿著皮褲水靴、拿著鐵鍬鐵鎬,為了生計在忙碌著的趕海人。
今年50歲的陳大姐是個土生土長的煙臺人,她和愛人幾乎每天都要起大早去趕海,再把拾來的牡蠣和螺拿到市場上售賣。
“早晨不到5點就出門趕海了,就想趁著元旦多賺點錢。”對煙臺這片海灘的潮漲潮落,已經(jīng)趕了近10年海的陳大姐非常熟悉,“現(xiàn)在每天都比前一天晚48分鐘,但是為了多賺點,能早去就早去。”陳大姐告訴記者,幸運的時候一天能拾七八十斤牡蠣,能出六七斤牡蠣肉,每天早晨8點多趕海回來出攤,一直要到晚上5點多才能回家休息。一天下來除去攤位費,最好的時候能賺百八十塊錢。
2013年1月1日上午11點左右,陳大姐在她的攤位邊拿著小刀一個一個地撬著盆里的牡蠣,牡蠣的殼很硬,稍不小心就扎到手。因為整天都要在室外和牡蠣、涼水打交道,陳大姐就戴了三副手套。“最外面為了防滑戴了層布手套,布手套里面為了防水又加了膠皮手套,最里面為了保暖又加了布手套。”陳大姐說,雖然戴了3層手套,但還是會濕透,在外面呆久了,手也會被凍僵。“趕海的人幾乎都有風(fēng)濕病,一到陰天下雨膝蓋就疼。可有啥辦法啊,為了生活都得忍著啊。”陳大姐說。
陳大姐告訴記者,她和愛人都沒有工作,領(lǐng)退休金還不到年齡,就只能趁著身體好,每天趕海,擺小攤賺點生活費,還要用賺來的錢供女兒讀書。說到女兒,陳大姐滿滿的都是自豪,陳大姐告訴記者,她的女兒很懂事,雖然20多歲是愛美的年齡,但女兒從來不亂向家里要錢,在學(xué)校學(xué)習(xí)也很好。
2013年到了,說到新年的愿望,陳大姐更加靦腆。“希望新年里家人能健康幸福,希望女兒能永遠快樂。也希望市民能多支持一下像我們這樣的趕海人,為了生活都不容易,要是趕海拾來的牡蠣能肥一點就更好了。”陳大姐說。
發(fā)表評論 |
新聞導(dǎo)航 | 更多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