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業界期盼已久的水產養殖保險將于今年內在廣東省番禺市試點施行,試點范圍初步確定在較優質、規模較大的養殖場。在2012年中國水產業風云榜評選中,番禺水產養殖保險獲得年度行業服務與管理大獎,在頒獎典禮上,番禺漁業協會會長張冀向記者透露了上述情況。據介紹,保險方案已經通過了相應的審核,并且保險公司和政府以及協會,也已經在番禺進行了會議磋商,羅非魚、草魚、鯪魚、鰱魚、青魚、鳙魚等將納入保險范圍。番禺試點若如期展開,或將成為廣東省內首個專門針對水產養殖農業保險的地區。
據了解,水產養殖周期長,受自然因素影響大,經營風險相對較高。據國家海洋局發布的消息,2012年的海洋災害對我國南至海南、北到遼寧的廣大沿海都造成了較大的直接經濟損失。其中,風暴潮和海浪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52億余元,是2011年海洋災害全年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近2.5倍,比近5年來直接經濟損失平均值高34.6億元。水產養殖業的損失所占比例最大,僅在臺風“蘇拉”造成的經濟損失中,水產養殖損失就占了76.59%,在臺風“?敝懈沁_到了83.63%。
然而,相應的補貼卻根本無法彌補災害造成的損失,為此,盡快出臺水產養殖保險已成各方共識。有業內人士建議,如果政府在水產養殖保險上能補助50%-60%,漁民經濟負擔較輕,就比較容易找到養殖戶、保險公司的平衡點。
除了給予保險補助,有關人士認為,政府還應建立巨災救助機制,設立“巨災風險準備金”。小災時,可完全由保險公司賠付;巨災時,除了保險公司賠付,還需政府救災。
番禺漁業協會認為,無論財政補貼還是農業保險,首要解決的問題是災后定損。為此,番禺漁業協會提出,改變之前農業保險商業化運作中賠產量的做法,轉變為賠成本。
■對話
商業運營破冰水產養殖險
《農財寶典》:此次番禺的水產養殖保險,具體的保險品種有哪些,保費及保險金額如何計算?
張冀:暫定保險品種:羅非魚、草魚、鯪魚、鰱魚、青魚、鳙魚、筍殼魚、桂花魚、黃鰭鯛、黃骨魚、巴魚、叉尾鮰、澳洲寶石鱸、淡水白鯧、鰻鱺、烏頭鯔、金鼓魚、龍躉、青斑。保費=每尾保險金額×保險水產數量×基準費率×保險期間擴張調整系數。保險金額=每尾保險水產種苗成本+單位重量水產養殖費用成本×漁獲期每尾水產成品重量
《農財寶典》:在你看來,水產養殖保險的推行為何如此難?番禺在實施水產養殖保險方面,又存在哪些區別于其他地區之處?
張冀:水產養殖保險業務風險較大,經營管理技術水平要求比較高,保險人缺乏有效控制風險的手段,而且水產養殖保險標的又在水中,很難直觀準確地核定損失程度,定損比較困難,道德風險高,賠付率一直居高不下,愿意承接的保險公司不多。
引入商業運營模式是番禺水產養殖業保險工作邁向專業化、規范化的應有之舉,也是解決我區水產養殖保險老大難問題的創新舉措。
它的介入,將最大程度擴大水產養殖業的保險保障范圍,充分運用保險專業技術對該領域的潛在風險進行管理,使得有限資金產生最大的社會保障功能。商業保險公司開展以保成本為主的水產養殖保險業務,使得風險評估、核定損失都在可控范圍內。
《農財寶典》:從賠損失到賠成本的轉變,養殖戶的反映如何?關于定損,如何計算?
張冀:養殖戶普遍支持賠成本,認為這樣可以避免擾亂區內的水產養殖業秩序。
以保成本為主,投保時,由投保人明確水產養殖的數量及其預計漁獲期,從而確定漁獲期時的重量和養殖成本,最高保額不超過標的實際漁獲期養殖物化成本的80%?刂瞥斜R幠,設置賠付封頂。
《農財寶典》:保險賠付過程中,如何保證公平、公正、透明?
張冀:監管機構可通過組織督促養殖戶建立生產臺賬、養殖日志的方式,使得在定損時有據可查,理賠具有可操作性。自然災害保險責任可由監督機構及第三方專業的保險公估機構組成的專家組進行統一核定,予以認定,并且全程公開,定損的公正性將簡化理賠流程、規范業務操作,從而保證保險公司能快速、精確地將理賠款項發放給參保人。在保險全過程中,監管機構將實時監督保險公司承保、定損、查勘、理賠等工作情況,并將其張榜公示,做到透明、公開。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