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今年春節以來,我國南方冷空氣活動頻繁,強對流天氣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對蝦的養殖生產活動。俗話說:“清明谷雨,冷死老鼠”這句老話很多年沒有被驗證過了,但是今年總算被驗證了一回。清明時節,南方尤其是華南地區又經歷了長達10多天的低溫陰雨天(甚至是暴雨天氣)。但是現在這種惡劣天氣已過,很多蝦農也開始忙活起來了。
近幾天來,筆者了解一下現階段廣西沿海各地的對蝦養殖生產情況,并做了一個小結:就是今年放苗普遍緩遲,各地有所差別。但是隨著天好轉晴朗,目前全區各地均熱火朝天投入了工作。
北海地區往年投放蝦苗較早于欽州、防城港兩地。今年相對來說也不例外,尤其是合浦縣的西片地區在過年時候很多蝦農就未雨綢繆,積極開展生產工作了,現在黨江、沙崗及西場地區蝦塘放苗率已達到了80%以上。東片地區以公館、白沙、山口、沙田一帶活動相應放慢,據了解:放苗的蝦塘面積也只有一半而已。與此情況差不多的北海附近的沿海如僑港、驛馬等地放苗也是60%左右,但是剩下的40%的蝦塘也都做好了準備,蝦農也正忙于聯系蝦苗工作。據悉:廣西地區的蝦苗價格在放苗增多的情況下,價格也多維持在40元/萬尾的幅度;合浦東片地區蝦農多往湛江地區購苗,相對而言那邊的蝦苗價格要便宜,約30元/萬尾就可以買到。但是不管價格如何,蝦苗品質才是首位,是保障養殖成功的先決條件。在此也不用我哆嗦多言如何選擇健康苗種了。
與北海地區相比,欽州、防城港地區的放苗反顯得不溫不火,不緊不慢。至目前為止,僅有20%的蝦塘已放苗而大部分的蝦塘目前也只是清塘,抽水,以及培育水色等一些前期性的工作,但隨即很快就會放苗了。筆者采訪的一位在欽州承包蝦塘養蝦的浙江籍姓陶的蝦農,他說:“往年也不是很急于放苗,主要是先做好前期工作,等候天氣較好的時候才好。欲速則不達是常有的事,事半功倍才是真正的目的。”我也覺他理解得很對。他再接著說:“我到欽州來養蝦已有4年了,每年我最多養殖兩造對蝦。今年在家呆的時間長,我也是兩天前才到達廣西的,準備開展工作。但是今年的天氣變化較大,聽說又有一股強對流天氣影響華南的大部地區,又將是降雨、陰雨天氣。本來今年我打算只養殖一造對蝦就可以了,現在更加堅定我的想法了。等天氣好轉了再做足工作,投入百分百的精力精養。工作不在早,而在于時,時機的‘時’,對吧?”。
當然,每個人都會在實踐工作中總結出經驗,每個人也會有自己的養殖理念,這樣才不至于盲目,這樣才是最重要的,也是現代蝦農要具備的素質吧。
作者:張弘
(本文為南方漁網獨家報道,轉載和復制須經本站和作者許可,并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