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蕭山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中華鱉(日本品系)良種繁育基地
“中華鱉良種選育及推廣”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昨日,杭州金達龔老漢特種水產有限公司傳來了一個好消息,該公司承擔實施的“中華鱉良種選育及推廣”項目榮獲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而這也是杭州市水產行業取得的首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項。
據悉,杭州金達龔老漢特種水產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通過農業部國家水產原(良)種審定委員會專家組驗收的中華鱉(日本品系)國家級良種場。經過近十來年的不懈努力,該公司成功選育出了新一代“龔老漢”牌中華鱉良種,確定了人工培育親鱉的選擇強度標準,建立了中華鱉良種選育技術流程,制定了《龔老漢中華鱉苗種繁殖、培育及成鱉養殖技術規程》等地方標準,創新發展了二段法養殖、鱉魚蝦混養、與農作物輪作等中華鱉健康生態養殖模式。
“我們選育出的中華鱉良種抗病力強,不用藥,沒有藥物殘留,而且體型體色優良,
特別受消費者喜愛。”該公司技術總監胡曉林說道。更讓他驕傲的是,他們公司選育出的中華鱉良種已經打敗了湖南、江西、臺灣等地的良種,爬向了全國各地。為什么這么說?胡曉林拿出了“證據”。“去年,我們每只鱉苗賣到了5-7元,而其他地區的鱉苗只賣1元多,如此懸殊的價格下,我們的鱉苗銷量還是供不應求。”胡曉林告訴記者。
通過提供中華鱉子代良種,該公司已經輻射周邊10多個省市270多個養殖場(戶),新增產值4.8億余元,不僅帶動了廣大養殖戶增產增收,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全區乃至全省鱉類品種的調整,提高了良種覆蓋率。
科技興漁,良種先行。記者從區農業局了解到,隨著四家浙江省級中華鱉良種場和優質種苗繁育基地建設的飛速發展,我區中華鱉日本品系良種生產能力也在不斷壯大。目前,我區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中華鱉(日本品系)良種繁育基地。據統計,2012年的中華鱉繁育數量達到1600余萬只,比上年增加400萬只,增幅為33.3%。
除中華鱉(日本品系)良種外,在我區農業部門的引導和支持下,占據水產養殖“半壁江山”的南美白對蝦產業良種引進與淡化培育技術也受到一些育苗場的重視。如大洋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躍騰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周鑫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企業,不僅引進了良種種苗和先進技術,還吸收了大批育苗技術人員進行自主研發,為企業今后的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在良種培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下,2012年,全區生產良種蝦苗為15億尾,比上年增加3億尾,增幅為25.0%。
引進良種,自繁自養,不僅為我區農戶帶來了可觀的“藍色經濟”效益,更為老百姓的“菜籃子”增添了更多安全可靠的農產品。據統計,去年,全區水產品總產量為6.41萬噸,其中名特優品種產量為5.07萬噸,占養殖總產量的八成以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