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自1996年算起至2012年,鱷魚龜引進國內已經有16年的歷史,最初當作比較好的紅肉食用品種引進,但消費市場沒有打開,消費者很少。反倒在觀賞市場略有建樹,但銷量也是很小。在2000年前后,在沒有消費市場的情況下,國有農業企業與集體涉農企業大舉投入鱷魚龜養殖,人為地推高了鱷魚龜種苗的價格,掀起了一股鱷魚龜炒作熱潮,大約經歷了3-4年的價格高峰,在2005年前后步入低谷。國有、集體企業基本上在這個時間段退出了鱷魚龜養殖。
2005年后,一些民營的鱷魚龜養殖企業開始審慎地投資進入鱷魚龜養殖行業,并且吸取了此前推廣鱷魚龜炒作種苗的教訓,一邊在投資養殖的同時,一邊進行食用消費市場的拓展。2005年前后中國宏觀經濟開始轉向向好,鱷魚龜的消費拓展搭乘這個順風車,銷量增長迅速,很多消費者開始認識到這個品種,并中意這樣的肉質口感。
江蘇的鱷魚龜養殖場獲得了中央7臺農業頻道的報道,當時報道宣稱當地消費鱷魚龜已經形成了穩定的渠道、不斷擴大地消費群體。
廣東的外塘仿生態養殖鱷魚龜也獲得了酒樓、大排檔的認可,不少普通人家也會采購鱷魚龜當作聚餐的食材。
在這個推廣過程中,廣大鱷魚龜消費者基本上認識到:鱷魚龜出肉率高。最大體重可達20千克以上,出肉率可達85%--90%,是出肉率最高的龜鱉動物,經濟價值很高。
鱷魚龜肉營養價值高。高蛋白低脂肪,經測定,鱷龜肉質中富含人體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特別是作為人體主要限制因子的賴氨酸含量特別豐富,鱷龜肉所含氨基酸比例與人體所需要的比例基本吻合,人類食用鱷龜肉補充必需氨基酸效果極佳;鱷龜脂肪含量低,僅四肢基部有成塊的黃色脂肪,經測定,鱷龜的脂肪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大于飽和脂肪酸,各年齡鱷龜平均值高達76.94%,在不飽和脂肪酸中,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極為豐富,占不飽和脂肪酸的33.2%,比牛肉高6.6倍,比豬肉高2.9倍,比羅非魚高2.7倍,比帶魚高2.5倍。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有極其重要的營養保健作用,可緩解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疾病危害,同時具健腦益智功效。鱷龜肉鮮味氨基酸谷氨酸含量高,因此味道鮮美。鱷龜肉富含維生素,以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含量最為豐富,對延緩人體細胞老化、化解惡性腫瘤有重要作用。鱷龜肉礦物元素豐富,肌肉、背甲中均含有22種以上的礦物元素,且含量均高于大部分食品。通常蛋白質高、脂肪少、磷含量低的肉食品有利于人體對鈣的吸收,而鱷龜正是這種理想食品。鱷龜體內微量元素的含量比大多數食品高。特別是鐵和硒的含量遠遠高于人體。與其他食物相比,鱷龜肌肉中鐵的含量是雞蛋的9倍、豬肉的15倍、鱖魚的52倍、河蟹的9倍。硒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消除人體內有害的“自由基”,從而保護細胞和組織。此外,動物實驗也表明,硒的抗氧化作用那個可使多種化學致癌物質引起的肝癌、皮膚癌和淋巴肉瘤等病癥受到抑制并向正常方向發展。鱷龜微量元素含量高,大大提高了它的食療和藥用價值。
2008-2011年,龜類養殖市場以南種石金錢龜為首掀起了一股炒作熱潮,一些品種的種苗價格翻倍,甚至是10倍的暴漲。2011年下半年,熱潮減退,不少暴漲品種的價格又開始暴跌。在這個過程中,鱷魚龜的市場顯得非常淡定,保持著穩定持續的微漲,基本上跟上經濟的發展。
鱷魚龜之所以能夠避免暴漲暴跌,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鱷魚龜的養殖有一定量,而且比較分散,炒作推手囤集種苗炒作不容易;二是鱷魚龜的大多數養殖者這幾年向食用消費市場拓展,明白如果將價格炒作高了,會喪失巨大的消費客戶群,未來也不利于繼續拓展推廣,最終得不償失。
目前江蘇浙江推廣鱷魚龜食用消費領先于廣東,菜式花樣變化多,消費者廣;廣東這邊普遍流行“打邊爐”的做法,運營推廣手法僵硬呆板,消費者增長緩慢。雖然廣東外塘仿生態養殖模式生產出的鱷魚龜品質高于江浙溫室養殖模式的商品,但市場推廣運營水平恰好反過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