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冬季,養生又美容的三文魚受到“吃貨”青睞。自去年開通武漢至巴黎直航以來,共有36批次挪威三文魚空降武漢市場,每批次約12噸,三文魚刺身、三文魚壽司等美食走進全省居民生活。那么,生食來自8000多公里之外的三文魚安全么?
10日,在湖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水產品實驗室,整條冰鮮三文魚被放在白色長條泡沫盒里,打開盒蓋,除了冰塊寒氣陣陣,幾乎聞不到魚腥味。工作人員剖開魚肚皮提取檢測樣本,只見橙紅的魚肉與青灰的魚皮對比鮮明。
該實驗室負責人葉誠介紹,鮮活的三文魚被宰殺后,食用期為8天。沒有歐洲直航時,新鮮的挪威三文魚是先空運到北京、上海等大型口岸城市,再陸運到武漢,耗時約6天,所以武漢人吃的三文魚口感較一線城市略差。現在改為直航,三文魚從挪威到武漢只需3天,新鮮程度大幅提升。
目前,該局技術中心對三文魚優先檢驗,48小時內出報告,檢測項目有28個、檢疫項目6個,包括呋喃西林、多氯聯苯、組胺、魚虱、異尖線蟲、金黃葡萄球菌等,在確定所有項目均合格后才能出證放行。
葉誠提醒市民,挪威三文魚也有“山寨”貨,在高緯度地區有利用挪威魚種人工養殖的,也有通過給廉價的虹鱒魚投喂含蝦紅素的餌料,使色素積累進魚肉,最終把虹鱒魚肉由純白色染成橙紅色,以假亂真。
葉誠說,挪威三文魚在大西洋深海養殖,作生魚片食用較為安全。而人工養殖密度較高,魚類抗菌藥呋喃西林、工業污染物多氯聯苯等致癌物殘留風險較高。另外,組氨酸含量較高的三文魚,若放在室溫環境超過2小時,魚肉會被組胺無色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污染,會讓人組胺中毒,產生臉紅、頭暈、頭痛、胸悶等癥狀。建議市民選擇正規市場且有冷藏設施的柜臺購買,或選擇高檔餐廳就餐,若發現魚眼變紅、魚鰓發黑、色澤暗淡、魚體無彈性時,不要購買或食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