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注著生產日期為2005年的魚翅。
工商執法人員在對海產品店進行檢查。
近日,央視曝光了北京、江蘇等地不少飯店使用明膠、海藻酸鈉、魚翅精加色素制作假魚翅的內幕,引起市民關注。1月22日,開發區工商分局黃島工商所針對媒體報道的干貨水產存在的問題,對轄區內的批發市場進行了檢查,重點檢查魚翅沒有任何產品標識、標志、無廠址等行為。在當天的檢查中執法人員遭遇了“囧事”:一商家2005年的魚翅到現在還在賣,而該魚翅的保質期為兩年。
8年前的魚翅還在柜臺上賣
1月22日上午,記者跟隨黃島工商所執法人員來到劉公島市場,對該市場的海產品干貨店進行檢查。在其中一家海產品店里,記者發現店內一側的貨架上擺滿了大大小小不同規格的魚翅,這些魚翅包裝簡陋,有的上面還布滿了灰塵。工商執法人員首先要求店主出示這些魚翅的進貨單據和進貨臺賬記錄等手續,該店主劉某表示進貨手續不知道放哪里了,需要找一下。
工商執法人員隨后對柜臺上銷售的魚翅進行了檢查,執法人員發現這些魚翅包裝簡陋,也沒有正規的產品標識。記者發現柜臺上有幾盒魚翅布滿了灰塵,記者拿起其中一盒魚翅,在包裝盒上的生產日期一欄,記者看到這盒魚翅的生產日期居然是2005年,保質期是兩年。記者詢問店主,為何2005年的魚翅還擺在柜臺進行銷售?劉某表示,這些魚翅銷量不好,所以擺上就一直未動過。
工商執法人員詢問這些魚翅賣多少錢,劉某介紹,一般在90元左右。記者注意到這些魚翅分為4種包裝,其中一盒名為“精選鮑翅”的魚翅,包裝盒正面除了印有“精選鮑翅”的商標以外,沒有任何品名。翻到背面則是印的一些關于產品的中英文介紹,記者看遍整個包裝盒,也沒有找到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21盒“三無魚翅”被封存
記者詢問店主是否知道不能銷售三無產品,劉某表示,這些魚翅都是散裝的,為了更好看方便銷售,前段時間就裝在了盒子里。最終,劉某也沒找出進貨單據和進貨臺賬記錄,黃島工商所依法對現場21盒無標簽預包裝魚翅進行了封存。黃島工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魚翅都沒有任何產品標識、標志、廠址等,也就是俗稱的三無產品,所以我們依法對這些產品進行封存,待查清事實后再作處理!
該負責人提醒消費者,預包裝食品的外包裝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標明下列事項:名稱、凈含量、生產日期等十幾項內容。銷售散裝食品應當在散裝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各項內容。
近期,黃島工商所執法人員全面清查轄區集貿市場水產品經營活動,從重從嚴打擊出售假冒偽劣魚翅的違法行為,重點檢查魚翅中的重金屬超標、簡單包裝,沒有任何產品標識、標志、無廠址、無魚翅種類、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無聯系電話等“三無產品”、人造合成、真假混合、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等行為。對不合格產品及時下架封存,直至吊銷營業執照。
小貼士
教你四招辨真假魚翅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指出,魚翅是用鯊魚鰭中的細絲狀軟骨加工而成的一種海產品,每斤價格一般在千元左右。而假魚翅的原料一般是明膠,明膠是一種食品添加劑,由豬、牛、騾、馬的皮,經除雜、消毒、脫水等制成的膠條、粉粒狀物。能增加產品的韌性、黏性(增稠),增強口感。一般說來,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辨別真假魚翅。
首先,真魚翅泡發前為白色,做成熟食則為晶瑩剔透的半透明狀或接近全透明狀,形態飽滿,有彈性,光澤度很高,咬起來有“骨感”,口感韌度好。其次真魚翅一端稍顯圓粗,另一端為漸細的針狀,翅針之間有翅肉相連。人造魚翅呈金黃色,泡發后做熟仍呈淡黃色或黃褐色。十分脆,煮好后沒有彈性,用手拉會斷,光澤度也很差。吃起來很軟,像粉條。其次,將魚翅放在桌上用手輕輕搓,人造魚翅一般會粘在上面,而天然的魚翅則不會。最后,人工合成的魚翅都是人為切出來的,要么是兩頭都是粗的,要么兩頭都是尖的,而且沒有翅肉。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