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第四屆青島紅島蛤蜊節的各項籌備工作已進入“倒計時”階段,將在4月29日開門納客。
據了解,本次蛤蜊節內容豐富,屆時將有領略自然風光、品嘗海鮮美食、感受漁家民俗、體驗漁家生活、參加健身運動、參與文化休閑、舉辦特色海產品展示“七大板塊”貫穿節會始終。
領略自然風光,紅島自古以來即為一方優美神奇的土地,風光秀美,百果園內種植蘋果、板粟、桃樹、梨樹等果樹苗種,數百畝果林與沿海茂密的防護林渾為一體,各類林木和裸露海邊巨石相間分布,形成了奇、險、秀、幽,極具畫意的自然畫面。沿海一線分布著娘娘廟、漢武石船、海天一線、八仙臨風、將軍石、神泉仙臺等十余處自然景點,每一處景觀都流傳著動人的故事,游客走在貫穿于海岸松林的石板小道,聽鳥語濤聲,看潮起潮落、沙鷗翔集,定會感受到俗世沉重之輕,心宇纖毫之鴻。
品嘗海鮮美食。紅島小海鮮豐富,各種小海鮮種類不下上百種,做法上更是獨樹一幟,別具一格,另有一番風味。新開辟的海鮮特色一條街,推陳出新了海鮮特色菜,游客可盡情品嘗正宗的紅島小海鮮。在休閑漁村內開辟了特色美食展區,游客在此除了品嘗紅島特色小海鮮外,還可以吃到日本和韓國料理,領略異國風味。另外,街道從全國各地引進了數十種特色小吃,游客可在此大飽口福。游客也可在船上喝啤酒,吃海鮮,看白鷗戲浪,觀海之趣盡在其中。
感受漁家民俗。紅島秀麗的風光,濃郁的漁家風情,孕育了濃厚的海島文化,開幕式將舉行大型民俗演出,游客屆時可身臨其境感受這一民俗盛典。青云宮供奉龍王、龍母像,娘娘廟供奉海神娘娘像,漁民們每次出海都要到這兩處舉行盛大的民俗祭祀活動,通過這種方式來祈求一年平安。另外,休閑漁村內民俗展覽館展出了漁家生產、生活工具,游客可在此了解膠州灣獨特的漁家民俗文化。
體驗漁家生活。游客在潮間追潮趕海,挖蛤拾貝、捉蟹逮蝦,體驗趕海的無窮魅力,或乘游船親自參與漁業生產活動,了解海上漁業生產習俗,或在明媚的陽光里,到碧水藍天下,揮桿垂釣,體驗無盡的垂釣樂趣,也可“住漁家屋,吃漁家飯”。總之游客可以通過“趕海”、“耕海”、“游海”以及夜宿漁家等方式,體驗漁家生活的歡樂。
參加健身運動。游客可模擬導彈發射、排雷、打靶等數十項軍事活動,也可參加拓展訓練這項新型運動,在緊張刺激中愉悅身心,放松心情,感受別樣的旅游樂趣。
參與文化休閑。本屆蛤蜊節在充分挖掘當地民俗文化的基礎上,廣泛吸納民間藝術資源,在漁村山會期間,民間藝人將向游客展示大型花色饅頭、剪紙、吹糖人、蒙眼雕刻及食品雕刻等民間藝術絕活,游客可以充分領略濃厚的民俗氛圍和漁家文化。此外還有書畫展、地方戲展演、兒童繪畫比賽、青年歌手大賽、攝影比賽、“魅力紅島·魅力母親”評選表彰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舉辦特色海產品展示,游玩過后游客們可以在當地購買物美價廉的當地干、鮮海產品,帶回家與親朋好友一同分享。
青島市城陽區紅島街道依托其優美的漁村自然風貌、濃厚的海島特色民俗和海洋資源優勢,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和小海鮮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以蛤蜊為媒介已成功舉辦了三屆蛤蜊節,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實現了街道財政增收、農民增收的“雙贏”。經過近幾年的完善和發展,紅島濱海旅游業形成了以紅島休閑漁村、紅島趕海觀光園、紅島黃瀾海韻苑、韓家民俗村和紅島青云宮五大旅游景區為依托,集休閑漁業、漁家民俗、健身娛樂于一體,以趕海、吃海、玩海、購海”為特色的新型旅游產業,實現了節日游向平日游的轉變。
紅島街道通過發展濱海旅游業走出了一條“發展特色旅游————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科學發展道路。2006年,全街道累計接待游客50余萬人,增加農民各項收入近6000萬元,紅島成為好友聚會、周末度假、體驗漁家民俗的首選之地,“吃紅島海鮮,住海島漁村,感受漁家生活‘美’一天”已成為膾炙人口的青島特色旅游品牌。紅島濱海旅游度假區被評為2006年度齊魯發現之旅最佳鄉村游線路,紅島蛤蜊節被評為青島市十大民俗文化節慶活動,紅島休閑漁村被評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
據悉,青島市城陽區紅島街道在景區設施、旅游內容和服務質量等方面做了進一步改進提高,本屆蛤蜊節為游客想的更周到。
景區建設更加完善。在保持原有自然風貌的基礎上,在休閑漁村內開辟了農事體驗區,種植了近百畝的果樹,新建了400畝的生態景觀林帶,使景區環境更加優美;在紅島趕海觀光園改造了占地80畝淡水垂釣池一處,為釣魚愛好者提供了垂釣場所;在休閑漁村內建設模擬航天發射中心、拓展訓練中心和漁村民俗展覽館。
休閑活動更加豐富。屆時將有獨具海島文化的開幕式,富有漁家文化的漁村山會等特色民俗活動,另外,趕海、垂釣、海上觀光、海上捕撈、漁家美食、休閑健身等特色旅游活動更是層出不窮。
旅游配套設施更加健全。在西大洋休閑漁村開辟了“紅島小海鮮特色一條街”,對特色街內的20家飯店進行統一管理和專業化培訓,并對全街道原有的200余家飯店和60家漁家賓館進行了規范引導,實行達標掛牌標示,并統一了菜品和菜價,同時,蛤蜊節期間將開辟特色美食展區。今年蛤蜊節期間的旅游接待能力將大為提高,預計日接待能力達10000人以上,可以同時滿足不同消費水平游客的需要。在西大洋新建3000平方米旅游超市一處,銷售各種趕海、垂釣漁具、海產品以及各類食宿用品,方便游客購物。投資150萬元在碼頭西側配套建設10000平方米的水產品批發市場一處,滿足游客購買干、鮮海產品的需求;
交通更加便利。在原有交通路線的基礎上,又協調交通部門在蛤蜊節期間增設了5條旅游專線,制作了專線車標志牌和路線牌。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