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建設深水網箱產業園區,以工業園區理念謀劃推動深水網箱發展,是廣東省改進深水網箱產業發展模式、創建海洋網箱產業特色品牌的一大創新舉措,對推動全省現代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主持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南海區深水網箱高效健康養殖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將深水網箱海上產業園區構建技術作為該項目研究的產業技術核心,全力推進科技創新,實現了創新驅動發展和和企業及社會綜合效益的雙促進雙豐收。
廣東深水網箱產業園區兩年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裝備與工程技術領域首席科學家、南海水產研究所漁業工程研究室主任郭根喜研究員帶領其創新團隊,以榮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深水抗風浪網箱裝備研制與應用》成果為基礎,以承擔的《南海區深水網箱高效健康養殖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為依托,根據廣東深水網箱產業園區的區域布局各有特色,因地制宜重點突破的構建模式,分批次先后完成了饒平、陽江、湛江擬建園區海區本底調查、工程設計、大樣論證等研究工作,并提出了“箱不爛、網不破、魚不跑”的技術理念,與地方政府、企業及養殖業者探討園區養殖模式,以養殖區、種苗培育區、新裝備創新試驗區、親本培育區、數字中央控制區、產業示范交流區等六大功能屬性布局,創新性完成了饒平、陽江兩園區基本布局與建設,獲得了地方政府與企業的高度評價。到2012年底,廣東省三大深水網箱海上產業園區的饒平金航、陽江海納深水網箱產業園區,累計完成HDPEC40-60新型深水網箱建設規模達600口,養殖高體、卵形鯧鲹、軍曹魚等經濟魚類,年產優質魚達5000噸,企業在南海所深水網箱創新團隊的技術支撐下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對加快海水養殖產業結構性調整、推進漁業生產方式轉型升級發揮了積極、重要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為進一步提升深水網箱養殖技術水平,加快深水網箱養殖工程技術規模化應用,郭根喜研究員帶領其創新團隊主要成員深入到饒平、陽江深水網箱產業園區,實地調研養殖漁獲情況,研究和指導下一步園區建設和產業技術應用,以期盡快開展深水網箱智能化養殖,把設施養殖提高到一個嶄新水平,把園區核心競爭力和效益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為全省海水養殖產業發展和現代漁業建設探索出新思路,創造出新經驗,為我國深水網箱養殖的產業化、集群化發展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