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從3月1日起,一德路的所有魚翅全部經嚴格檢測、單證齊全后才能上架,廣大消費者、商家可以放心采購!”27日,廣州市海味干果行業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伍惠漢告訴羊城晚報記者。他稱,年前媒體曝光一德路“問題魚翅”后,僅春節期間,一德路魚翅銷量同往年相比損失就達六七億元。
羊城晚報記者 馬燦
27日,經過廣州市海味干果行業商會嚴格檢測,廣州一德路有些商鋪開始上架合格的魚翅,檔主要和商會簽訂協議,就可以領到“魚翅經營戶”的標簽 羊城晚報記者 林桂炎 攝
記者了解到,今年2月份,廣州市食安辦舉行的“問題魚翅”通報會稱,暫未發現銷售假冒魚翅和“魚翅精”,并抽取103個魚翅樣品送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檢測,其抽檢結果全部為真魚翅。
對于一德路魚翅上架的時間,為何不選在年前的銷售旺季,而是定在3月份?伍惠漢解釋說,這主要是因為對所有魚翅進行檢測,制定魚翅交易服務標準等事項上需要時間。
昨日下午,伍惠漢拿著一塊藍底紅字的“魚翅經營戶”編號牌對羊城晚報記者說,一德路的魚翅將于3月份開始逐步恢復上架,每一份進場的魚翅,都按照嚴格的上架規定。據他介紹,此次恢復上架的魚翅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廣東省食用農產品標識管理規定》,同時均需具備檢測合格書,并要求按照該商會制定的《魚翅交易服務標準》,醒目標示產品名稱、產地、品名、規格和等級等信息。伍惠漢說,在上述要求的基礎上,所有魚翅經營戶還要與商會簽訂《魚翅海產品經營承諾書》,才能正式開業做生意,現在商會正在與這些檔主進行簽訂相關協議、承諾書,以及辦理有關的手續事宜。
據了解,目前一德路的魚翅檔口有140多戶,不少檔主已接到了商會要求魚翅上架的通知。記者走訪一圈發現,一德路大部分魚翅檔店門緊閉,過道走廊人影稀少。該商會一位工作人員稱,經過媒體曝光“問題魚翅”后,有不少經營戶“直接關門或轉行做別的了”。
伍惠漢坦言,往年一德路魚翅年銷售金額在10億元左右,而春節期間魚翅銷售是一年的最高峰,占年銷量的六七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