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主推品種
1、黃河鯉
品種特性:黃河鯉是黃河流域特有的名優魚類,環境適應能力強,既可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中,又適于在池塘中養殖。生長速度快,遺傳性狀穩定,是鯉魚品種中的上品。肉質鮮美、富含多種營養物質,深受消費者喜愛。
適宜地區:全區養殖水域,山區水庫、湖泊。
2、烏克蘭鱗鯉
品種特性:雜食性,生長快,耐低氧,耐低溫,易馴化,易起捕。人工養殖以投喂配合飼料為主,餌料系數低。
適宜地區:全區養殖池塘
3、河蟹
品種特性:適溫性強,耐低氧,食性雜,自然條件下食水草、底棲動物等,人工喂養以投喂配合飼料、野雜魚等為主,一般生長期為2年。
適宜地區:引黃灌區稻田、湖泊、池塘。
4、黃河鯰
品種特性:黃河鯰是黃河中上游特有的大型珍稀經濟魚類,肉質鮮美,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市場價格高、經濟效益顯著。
適宜地區:全區湖泊、池塘。
5、草魚
品種特性:草魚性情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性貪食,自然條件下以食草為主,人工養殖以投喂配合飼料為主。喜清新水質,不耐低氧。
適宜地區:全區養殖水域。
6、鰱魚
品種特性:廣溫性,生長快,疾病少,不耐低氧,濾食浮游植物,多與草魚、鯉魚等混養。
適宜地區:全區養殖水域,山區水庫、湖泊。
7、鳙魚
品種特性:性情溫和,適溫性強,生活在水體中上層,易于捕撈,以浮游動物為主要食料,輔以浮游植物。人工養殖也食微囊配合飼料。
適宜地區:全區養殖水域,山區水庫、湖泊。
8、福瑞鯉
品種特性:生長快,肉質肉味好,飼料轉化率高,適應情和抗逆能力強,適合北方地區養殖。
適宜地區:引黃灌區養殖池塘。
9、斑點叉尾鮰
品種特性:適溫范圍為0~38℃,最適生長溫度15~32℃。在人工養殖條件下,生長快、養殖周期短。2年可養成商品魚,肉味鮮美,營養豐富,無肌間刺,適合加工成魚片。遺傳性狀穩定,性成熟年齡為4齡。
適宜地區:引黃灌區池塘養殖。
二、主推技術
1、稻蟹生態種養新技術
技術內涵:水稻采用大壟雙行種植,一次性施足基肥,投放大眼幼體或扣蟹養殖蟹種或商品蟹,達到稻蟹共生,生態安全和產品安全。
技術關鍵:蟹苗暫養技術、飼料投喂技術、稻田施肥技術、河蟹防逃技術、水質調控技術。
適宜地區:灌區稻田。
2、名優水產品種繁育及養殖技術
技術內涵:通過示范推廣黃河鯉與泥鰍的親本保種、親本培育、人工繁殖、苗種培育、商品魚養殖等技術,實現黃河鯉和泥鰍的規模化繁育、標準化生產、集約化養殖。
技術關鍵:黃河鯉與泥鰍的親本保種及培育技術、規模化人工繁殖及苗種培育技術、商品魚標準化生產技術。
適宜地區:引黃灌區池塘。
3、漁業病害綜合防控技術
技術內涵:水生動物病害診斷、治療、預防等,降低病害發生率,減少漁業經濟損失。
技術關鍵:水生動物病原診斷技術,水生動物病害遠程精準治療技術,病原體分離、培養、保存技術,藥敏實驗、精準用藥技術,滅活疫苗制備技術,小土棲藻(小三毛金藻)防控技術。
適宜地區:全區養殖水域。
4、養殖水產品質量全程監控技術
技術內涵:充分發揮水產技術推廣體系的網絡優勢,試驗示范養殖水產品由池塘到餐桌的全程監控,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
技術關鍵:苗種質量管理技術,養殖環境或水質監測技術,養殖模式的優化選擇,檢疫與病害防治技術,投入品質量管理及產品質量檢測技術。
適宜地區:全區養殖水域。
5、沿黃湖泊濕地大面積生態修復與漁業健康增(養)殖技術
技術內涵:在湖泊濕地種植、培育水生植物用于修復和改善水域環境,采取適宜養殖模式,使湖泊濕地的水質始終處于良性循環狀態。
技術關鍵:大水面生物群落及底棲生物調查技術,大水面水生植物群落栽培與培育技術,大水面水質調控技術,大水面魚類增養殖技術。
適宜地區:引黃灌區湖泊、濕地。
6、池塘標準化養殖技術
技術內涵:以黃河鯉、烏克蘭鱗鯉、草魚、斑點叉尾鮰等為主養品種,搭配定量套養品種,應用國家、行業、地方養殖技術標準及規范,采用人工配合飼料進行商品魚養殖。
技術關鍵:成魚養殖技術,飼料投喂技術,水質調控技術,魚病防治技術。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