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日前,記者從開發區發改局獲悉,開發區不斷提升藍色經濟發展能級,全區海洋經濟高速發展,2012年實現海洋經濟增加值360億元,同比增長21.5%,總量占開發區GDP比重為26.4%,占全市的32.3%,位居全市第一。
據悉,為加快全區藍色經濟發展,開發區突出規劃引導,提出了盡快形成“一島(鳳凰島國際旅游島)、一谷(青島信息谷)、兩灣(前灣第四代新港城、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基地)、多園區(中德生態園、山東通用航空產業園、國家家用電子產品產業園、汽車產業園、石化產業循環經濟示范區、西海岸出口加工區、現代遠洋漁業基地)”的藍色經濟發展格局,力爭海洋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8%以上。
“在加快藍色經濟發展過程中,開發區突出重點項目帶動,通過促進船舶海工轉型升級,來推動全區藍色經濟走向高端、走向深藍。”開發區發改局藍色經濟發展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2012年,中海油累計產出同比增長162%,完成鋼材加工量17萬噸,是2011年同期的3.8倍;武船重工為巴西船東建造的水下浮體及深海錨座項目正式開工,標志著青島武船進入國際海洋工程領域;海西重機累計產出同比增長59%。高端船舶建造能力增強,中海油、武船重工分別建造的我國首艘深水鋪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和300米飽和潛水母船“深潛號”竣工下海;齊耀瓦錫蘭在2年多的時間內生產以最新的全電子控制共軌機型為主的船用柴油機產量突破100萬馬力,在船用柴油機領域創下了國內第一的領先水平;北船重工在國內造船業進入低谷的形勢下,深挖高附加值產品,積極承攬修船和改裝船訂單,已為馬士基改裝船38條,改裝船的營業收入已達到修船業務收入的40%;武船重工則轉向建造市場需求大、附加值高的特種船舶,業績逆勢增長15%。藍色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寶石重工項目、中創物流等一批市、區重點項目陸續開工;山東(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光谷海洋科技城、海上嘉年華和712所船舶電力基地等4個項目被列為全市重點推進的重大項目;在建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大科學工程項目“海洋資源與環境科技綜合實驗研究平臺”,將形成我國高水平的海洋科學研發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在海洋科學研究中起到骨干、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
據介紹,為加快全區藍色經濟發展,開發區還突出藍色重點園區建設,把園區發展建設作為重要抓手,搭建起了藍色經濟發展新平臺。其中,在海洋第一產業方面完成水產品總產量3.4萬噸,實現漁業產值4.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和57%,增長幅度全市第一。現代遠洋漁業基地建設初具規模,8艘功率為2400千瓦的大型鋼質遠洋漁船獲批建造,遠洋漁船數量達到18艘,已投入作業10艘,遠洋捕撈產量7079噸,實現產值1.2億元。石嶺子礁人工魚礁海洋牧場項目順利完工,建成人工魚礁區3000畝,漁業資源明顯修復,碳匯漁業初顯成效。在海洋第二產業方面,重點建設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基地,增強船舶和海洋工程產業創新能力,打造高端“海上重工”產業。在海洋第三產業方面,重點建設的前灣國際物流園鼓勵多層立體式倉儲設施建設,定位于建設信息化高端物流園區,園區現已聚集遠洋大亞、金宇物流等大型物流企業10余家,正在建設的物流項目有山東高速物流集團總部、鑫潤物流南港城國際分撥中心等項目12個。目前,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基地和前灣國際物流園獲準申報市藍色經濟區特色海洋產業園,現正在申報省級海洋特色產業園區。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