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3月14日,一場由陜西華秦農牧科技有限公司主辦中國西北水產養殖業發展研討會在楊凌成功召開。會議分析了當前水產養殖業形勢、介紹了國內外先進技術和經驗、解讀了國家扶持政策,受到了西北地區水產管理部門、學界領導、專家和養殖業者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陜西華秦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是楊凌示范區管委會直屬的國有獨資企業,也是全國唯一的以飼料為主業的國有企業。2012年公司總銷量13萬噸,銷售收入4.1億元。其水產飼料銷量位居陜西第一,在西北地區具有廣泛影響。
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延軍表示,當前水產養殖業面臨著產品價格偏低、養殖成本高企的嚴峻挑戰,認清發展形勢、明確發展方向、轉變發展觀念、調整發展模式、提高養殖效益是水產養殖業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廣大水產養殖業戶的迫切需要。陜西華秦農牧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將積極當好 “播種機”、“聚合器”、“服務員”,推動水產養殖行業科學健康發展。
當好科學技術的“播種機”
會議分析認為,制約西北水產養殖業發展的因素除水資源和消費環境、市場渠道等之外,最關鍵的還是養殖技術和發展理念,而廣大養殖從業者最缺乏的還是科學技術和先進經驗。陜西華秦農牧公司將在2013年充分發揮龍頭企業技術、渠道和培訓資源優勢,計劃在陜西、寧夏等地舉辦各類研討會、交流會和“養殖戶三級培訓”10場次,集中培訓農戶3000多人。通過會議和培訓,分析行業形勢、介紹先進技術、交流成功經驗、解讀產業政策,既養殖戶的腦袋滿起來,又讓養殖戶的口袋鼓起來。實現觀念引導發展,技術支持發展。
當好社會資源的“聚合器”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高校有大量的科技資源、行業管理部門有豐富的政策信息,這些資源和信息如何接“地氣”,實現與農戶有效對接轉化,是一個社會問題。對此,陜西華秦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將依托“陜西省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平臺,聚合學術與生產資源、政策與社會資源、營銷渠道與市場網絡資源,建立以飼料企業為主導、行業管理部門和高校為支撐、養殖戶為主體的產業發展新模式,讓資源在聚合中放大,推動水產養殖業科學健康發展。
當好養殖戶的“服務員”
養殖戶既是養殖業發展的主體,也是市場的弱勢群體。如何改變這些“先天不足”,調節市場平衡,關鍵還在于龍頭企業引導、服務作用的發揮。華秦農牧公司負責人表示,企業除了為廣大養殖戶提供產品服務和技術服務之外,還將為養殖戶提供市場行情分析、經營指導、政策咨詢和融資渠道拓展等服務。養殖戶的需要就是企業的工作方向。
與會專家表示,企業是市場的主體,熟悉市場規律和農戶需求,工作更接“地氣”。推動水產業科學發展除了強化養殖戶主體,飼料等相關參與企業的作用不可或缺。華秦農牧公司的做法值得肯定。樂見更多的企業參與其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