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害預測
根據全國各地提供的近三年水產養殖病情測報數據和資料,現對重要養殖品種、主要易發疾病、重點關注區域預測預報如下:
草魚:易發生水霉病、爛鰓病、赤皮病、車輪蟲病、指環蟲病、錨頭鳋病、中華鳋病等。重點關注區域為西南、西北養殖地區和長江流域養殖區。草魚出血病主要發生于20-30℃的水溫條件下,華南養殖地區需要注意防范。
鯉、鯽:易發生水霉病、細菌性敗血癥、豎鱗病、孢子蟲病、三代蟲病、錨頭鳋病等。重點關注區域為華東養殖地區。同時,當水溫回升到8-20℃時,尤其在15-17℃時,鯉、鯽要警惕鯉春病毒血癥的發生。
對蝦:易發生白斑綜合征、紅腿病、弧菌病等。重點關注區域為黃渤海養殖區和東南沿海養殖區。
中華鱉:易發生鱉腮腺炎病、腐皮病、紅脖子病等。重點關注區域為長江流域養殖區。
其他:羅非魚,要注意防范鏈球菌病,重點關注區域為廣東、海南主要養殖區;虹鱒,要注意防范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重點關注區域為河北、遼寧集中養殖區。
二、防控措施
一是加強苗種檢疫,確保苗種質量。強化苗種產地檢疫,防止引進攜帶病原的苗種,從源頭上控制疾病的發生。
二是做好科學消毒,避免魚體受傷。做好池塘消毒,清除池塘淤泥中存有的病原微生物;做好苗種的消毒工作,防止苗種帶入病原微生物;做好活體餌料投喂前的消毒工作,防止活體餌料傳播疾病。苗種投放、轉塘時,不要弄傷魚體,避免病原菌感染。
三是注意水質調控,防范“倒春寒”現象。根據水質變化情況,適時加注新水或增氧,定期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潑灑,定期用光合細菌等有益微生物調節水質,有效去除池塘中的氨態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等。注意水溫變化情況,對“倒春寒”現象多加防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