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蘇昆山市周市鎮第一次河蟹脫殼比正常晚了10到15天,預測第二次河蟹脫殼在4月下旬開始。隨著氣溫升高,河蟹進入快速生長階段,第二次河蟹脫殼生長管理是獲得高產高效的關鍵技術之一,現根據多年來科技入戶指導實踐,現淺析周市鎮第二次河蟹脫殼生長管理要點,供參考。
一、調控水質
1、水位控制:4月上旬,保持池塘水位在55-60cm, 4月中旬,加注部分新水,河蟹脫殼時保持水位穩定在60-65cm,脫殼期不要換水,脫殼后,再加注部分新水。
2、調節水質:4月下旬河蟹攝食量增加,池內有害物質不斷積累,易造成水質惡化,從而影響河蟹的正常脫殼,要使用復合芽孢桿菌、EM菌結合底改等生物制劑調節水質,使池水肥、活、嫩、爽,保持池水透明度在40cm左右。
3、保持池水溶氧充足:適時加注新水,適量換水;適量施生物有機肥培育硅藻等有益藻類;適時增氧。使池水溶氧保持在4 mg/ L以上。
二、養護水草
1、保持水草覆蓋率35%-45%。如水草過密,水草覆蓋率超過50%,要清除部分水草;如水草長勢不好,應及時施肥;如水草稀少,應移植補栽水花生、空心菜、輪葉黑藻和苦草等。
2、保持水草在水面下15-25厘米。控制水草生長,增強水體流動,保證水體陽光照射和底層水流暢通。
三、科學投飼
1、飼料投喂以投喂新鮮小雜魚等動物性飼料和自配顆粒料為主(粗蛋白含量36%左右)。小雜魚等動物性飼料和顆粒料配比為脫殼期65%:35%,脫殼后55%:45%;日投喂量占池塘河蟹存塘量的3-5%,具體投喂量要靈活掌握,小雜魚等動物性飼料以2.5小時吃完為好,顆粒料以3小時吃完為好;飼料每天投喂2次,上午投喂25%,傍晚投喂75%;河蟹大量脫殼時,要適當減少投飼量。
2、脫殼區不投飼。嚴禁在河蟹脫殼區投喂飼料,同時要保持河蟹脫殼期池塘安靜環境。
四、預防病害
1、適時殺蟲、殺菌。在第二次河蟹脫殼前7-10天應對池水進行1次全面殺蟲、殺菌,在晴天,可用纖蟲凈全池潑灑,隔1天,用二氧化氯全池潑灑。殺蟲殺菌后,要及時解毒。
2、在飼料中添加脫殼素等。至少要在第二次河蟹脫殼前7天在飼料中添加脫殼素、VC、免疫多糖,并全池潑灑硬殼寶,預防河蟹脫殼不遂,提高河蟹脫殼成活率。
五、加強管理
1、堅持早晚巡塘。發現軟殼蟹,可撿起放入水桶中暫養1-2小時,待河蟹能自由爬動后,再放入池塘。
2、檢測池塘水體溶氧、pH值、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相應理化指標。根據檢測指標,適時調節池塘水質。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