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連日來的采訪,記者發現,從江蘇連云港市區的海產品零售市場到海頭鎮的海產品批發市場,再到遍布沿海的灘涂養殖區,每個環節的梭子蟹都綁著皮筋,而且,越來越粗,誰都沒有松綁的意思。梭子蟹綁皮筋已經成為大家心照不宣的潛規則,潛規則的背后,則是一條長長的利益鏈條。
記者 蔡曉雨
當年 梭子蟹綁的還是草繩
今年45歲的海頭鎮北朱皋村的老孫,從事海產品沿海灘涂混合養殖已經10多年了。他承包了村里的灘涂梭子蟹塘,經驗豐富,會根據季節養殖不同的海產品,而且,他家的好幾個親戚,也學著他的樣子,全家齊上陣,靠灘涂養殖為生。
“我們將梭子蟹捕撈上來,這些梭子蟹的腿是肯定要綁的,但我們以前用的都是我們贛榆縣本地的草繩,大概在4年前市場上開始有了皮筋,草繩不方便,還需要綁個結,但皮筋套上去就可以了,也很方便,一開始我們家只用女孩子扎頭發的小皮筋。”那為什么后來草繩和細皮筋漸漸變成了粗皮筋呢?不少養殖戶認為,這跟梭子蟹中間環節的經紀人和批發商有很大的關系。
后來 經紀人成了粗皮筋的推手
在蟹腿上綁皮筋,這本來主要是用來防止蟹鉗子夾人和梭子蟹互相撕咬的,并不需要用現在這種粗得嚇人的皮筋。那這種皮筋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呢?老孫說,“剛開始,這些皮筋是來我們這里收貨的經紀人和批發商帶來的,他們說南方都用這種粗皮筋。”
“別人都用這樣的大皮筋,我們為什么不用,如果不用,那同樣的價格銷售,我們就很吃虧!一些經紀人和批發商也主動提出,就要我們這種粗皮筋綁的梭子蟹。”老孫說。漸漸地,大家都不再使用細皮筋了,而用粗皮筋綁蟹。
為了各自的利益,養殖戶與來收購梭子蟹的批發商很快形成了默契,中間商和經紀人會根據市場的需要,來指揮螃蟹養殖戶綁皮筋,如何綁,綁多粗的。如今這些養殖戶都愿意跟固定的中間商和經紀人達成合作關系,在合作中,實現利益的共享。
價格 養殖戶并沒有權決定
“我們養殖戶對梭子蟹的價格幾乎沒有決定權。每年到了收獲的季節,我們的梭子蟹出塘后,經紀人便趕過來給我們定價。他們將我們的梭子蟹全部運走后,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將梭子蟹販賣到全國各地的批發市場。”老孫對記者道。“我們需要他們才能將梭子蟹賣出去,才能賺錢啊!”
成本 都轉嫁給了消費者
“天下沒有賠本的買賣,因為養殖戶、經紀人、批發商、零售商都要賺錢,而這賺錢的潛規則就在綁螃蟹的皮筋上。而大家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如果一些批發商從經紀人手中買了螃蟹還想繼續賺錢,就換上更大更粗的皮筋,而最終結果當然是將一系列的“成本”都轉嫁給了零售市場的廣大消費者。
如此一來,在梭子蟹蟹腿上綁皮筋,從梭子蟹的養殖,到進入市場上的各個流通環節,最終到零售,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利益鏈條。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