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企業自主培育蟹苗成效大 今年擴大規模
發布時間:2013/4/17 10:05:40 來源:湖北日報 編輯:黃姍
我來說兩句(0)
核心提示:“你看,這是剛孵化7天的蟹娃娃。”昨日,洪湖長河水產開發公司董事長崔為權,用透明塑料杯從水池里舀起水,向來賓展示公司培養的蟹苗。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你看,這是剛孵化7天的蟹娃娃。”昨日,洪湖長河水產開發公司董事長崔為權,用透明塑料杯從水池里舀起水,向來賓展示公司培養的蟹苗。
實在是太小了。只有襯著深色背景,才能看到比跳蚤還小的蚤一期。即使是蚤五期,也并不比綠豆大。只有大眼幼體,才比綠豆稍長。“要放在顯微鏡下,才能看清楚它們脫了幾次殼。”
這是湖北省為數不多的螃蟹苗種基地。去年,該基地利用省內鹵水資源,繁育扣蟹苗6萬多公斤,約占全省需求總量的0.75%。
雖說湖北省去年螃蟹產量居全國第二,但投放的800萬公斤蟹苗,絕大部分靠從沿海調進。因長途運輸需要13個小時,蟹苗成本高不說,關鍵是蟹苗體質差,水土不服,成活率極低。湖北省螃蟹產業從起點就落后于江蘇。
2003年起,長河公司開始探索用鹵水繁育蟹苗。他們請來山東濰坊科技學院水產研究所李群峰所長作技術指導,將其鹵水繁育蟹苗專利技術產業化。去年,他們每立方米的鹵水資源能培育0.8公斤大眼幼體,最終大眼幼體繁育的扣蟹苗成活率近80%,約是外調蟹苗成活率的4倍,蟹苗因此供不應求。年終盤點發現,公司投入產出率高達55%。“鹵水不貴,30元一噸。關鍵是運費貴。請專用車從江漢油田運來,100多公里,每車運費高達四五千元。”高昂的運輸成本,成為產業重要制約。“這么貴的鹵水,我們嚴格回收利用,重復使用,還可養南美白對蝦。”
公司培育大眼幼體,農戶接著培育豆蟹苗與扣蟹苗,長河公司將苗種產業鏈拉長了,帶動更多農戶致富。公司旁邊的蟹農陳圣良跟著沾了光。他的10畝水面,去年養蟹苗收入五六萬元。見到我們,他熱情地下塘摸蟹給我們看。今年春節后投放的扣蟹苗,現在單只重量約有6錢,剛剛脫完一次殼,軟軟的,十分可愛。
已完全掌握技術的崔為權,正計劃投資800萬元擴大蟹苗繁育規模。他說,湖北有廣闊的水面,養蟹大有可為。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