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中國寧波網訊 這兩天,在慈溪市坎墩街道五塘新村一塊剛剛平整好的50余畝流轉土地上,一道道挖好的深溝正在等待蓄水,其中部分大田已開始栽種茭白苗。這片土地的承包者徐雪宏昨天笑著告訴記者,“2009年,余姚河姆渡的農戶在茭白田里套養中華鱉成功,當時平均畝產可增收4000元,F在我做了一個規劃,打算在茭白田建連棟鋼管大棚,建立一個以茭鱉種養為基礎的立體型生態農業模式,預計畝產效益將會更高。”
“我們先期種植茭白,隨后套養中華鱉,飼料是河里釣上來的小魚小蝦和田里養的蚯蚓!毙煅┖暾f。他曾多次到各個茭鱉種養成熟地區去學習考察。去年下半年,他承包了50余畝土地,并引進余姚河姆渡茭鱉種養模式。
今年,徐雪宏引進的優質雙季茭白種春季畝產量能達到2500公斤,從移苗分種到搭棚,首季成熟后將于7月份上市。
“通過連棟鋼管大棚可以更好地控制茭白生長期,既能使茭白成熟期提前,還能延長銷售期,從而保證從4月份到12月份每月都能有茭白分批上市!毙煅┖瓯硎,借助連棟鋼管大棚,預計畝產值超2萬元,比平常雙季茭白的畝產值翻一番。
“等到茭白長到一米高左右的時候,就可以在田里放養中華鱉了!毙煅┖瓯P算著茭白成熟的時間說,7月份開始他們將放鱉到田里,每畝不超過80只,第二年就可見效益,屆時中華鱉的畝產值將超3萬元。此外,茭白田里套養中華鱉,在高地上種植草莓、番茄等蔬菜,種養相結合的立體型生態農業將帶來巨大效益。
“這個模式成熟后,我還想利用茭白田有限的空間陸續試驗套養泥鰍、黃鱔、青蛙等,進一步提高畝產效益,預計每畝年總產值超6萬元!
“只靠單一的模式發展農業風險太大,有時候遇到災害還會招致巨大的損失。通過茭鱉種養模式構建立體生態經濟,既能提高效益,還能降低風險,同時保證更生態、綠色!毙煅┖瓯硎荆將設置防逃設施,田地周邊砌起1.2米高的彩鋼瓦,頂部遮起防蟲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