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13年,在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和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的大力指導和幫助下,我省繼續實施水產養殖漁情信息動態采集工作。現將一季度監測結果分析報告如下:
一、采集點監測結果及分析
2013年1季度,我省77個采集點共投放魚苗15939萬尾、種821.3噸,投入生產資金4021.3萬元,出售各類水產品1735.7噸、實現產值6807.3萬元(包括出售苗種216.7萬元)。因各類病害、管理等原因損失水產品6.2噸,直接經濟損失51.1萬元。
(一)水產苗種投放基出現苗減種增的現象,海水貝苗投放大幅下降。
投放各類魚苗(蝦苗、蟹苗、貝苗)15939萬尾,較2012年同期降低24%;魚種的投放量821.3噸,同比增加19%。在品種結構上,部分采集點進行了調整,黃顙魚、鰱、鳙魚、青蝦、青蟹等品種苗種投放量均出現不同漲幅,蟶、泥蚶苗投放量大幅減少,分別下降了29.8%和61.9%。
(二)生產投入同比略降2.7%,飼料、人員工費、水電燃料費等費用出現不同幅度下跌,苗種費、水域租金、基礎設施投入增加。
采集點共發生投入4021.3萬元,同比略降2.74%,投入主要集中在苗種、池塘租金、人工工資、基礎設施等費用上,分別占總投入的43.8%、19.5%、13.5%和10.8%。與2012年相比,除苗種費、水域租金、基礎設施建設費投入分別增加了13.9%、7.9%、54.8%,其它生產投入均出現不同幅度的降幅。其中:飼料費同比下降52.7%(存塘量減少所致)、水電燃料費同比下降25.3%、人員工資下降6.5%(出塘量減少所致)。
(三)受年初存塘量減少的影響,一季度水產品出塘量同比下降28.1%,成魚出售金額同比減少8.2%。
年初采集點共存塘水產品5138.7噸,同比下降了31.6%,存塘量的減少使得一季度水產品出塘量同比下降28.1%。一季度共出售各類水產品1735.7噸、出售成魚7180.6萬元,同比分別下降28.1%、8.2%,出售苗種216 .7萬元、同比下降了40.1%。與2012年同期相比,除青魚、鱖魚、烏鱧、壇紫菜出塘量有所增加外(同比分別增加54.5%、33.1%、23.5%),其余主要養殖品種出塘量都有不同幅度減少。
(四)水產品綜合平均價格同比上漲27.7%,主要水產品價格漲跌互現。
一季度水產品綜合平均價格19元/斤,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27.7%。其中1月份20.75 元/斤、2月份20元/斤、3月份9.3元/斤。主要水產品價格漲跌互現,其中草魚、鯽魚、鱸魚、鱖魚、海水鱸魚價格漲幅明顯,同比分別上漲了21.2%、19.2%、13.6%、13%、11.7%;而烏鱧、河蟹、鳙魚和中華鱉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5.1%、12.3%、12.2%和4%。
(五)數量損失大幅減少,經濟損失較2012年大幅增加。
采集點共造成數量損失6.2噸(同比減少了40%),經濟損失51.1萬元(同比增加了154%),主要損失品種為大黃魚(低溫凍死),去年同期主要為青魚。
二、一季度水產養殖生產形勢分析
我省漁業養殖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從77個監測點情況來看,一季度各地加大漁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并加強了春投春放春管工作,已投放各類魚苗6861.3萬尾(只)、魚種1225.5噸,養殖面積穩定在2.5萬畝左右。采集點水產品價格同比漲跌互現,水產品出塘量同比出現明顯下滑,這與去年加大了水產品銷售、存塘量減少有關,同時節儉新政推行,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水產品的消費市場,部分品種如白魚、甲魚價格接近一些養殖的成本價。
養殖品種結構有所調整。從一季度采集點苗種投放上來看,鰱、鳙魚等常規魚受近兩年養殖效益穩定、價格較高的影響,一季度放養量同比大幅增加,而近年來超雄、全雄黃顙魚等新品種受到養殖戶追捧,其養殖規模日益加大,品種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發展。
養殖成本不斷攀升。從采集點監測來看,雖然采集點的飼料費用、人員工資由于存塘量和出塘量的減少而有所下降,但總體來看一季度魚粉市場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了六成,開春后一些飼料廠家開始漲價,部分當前行情不好的養殖品種面臨著虧本,尋求降低成本的生產方式成為當務之急。
加強水產養殖技術科普下鄉活動。 以“2013年助農增收送服務”活動為契機,全省各地的水產技術推廣機構廣泛開展水產養殖技術科普下鄉活動。通過在活動現場設立咨詢臺,為養殖戶提供養殖技術、病害診斷及防治等方面的咨詢服務,并下到養殖塘頭,提出健康養殖和病害防治建議,為養殖戶排憂解難。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