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4月19日由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舉辦的“2013通威水產科技論壇”吸引了來自國內外水產領域著名技術專家、行業企業精英近400人齊聚蓉城,共同探討水產養殖行業“變革與可持續發展”。本文是根據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監張璐博士在論壇上的報告《我國飼料行業發展概況與建議》整理而來,小標題為小編自擬,與讀者分享。
2012年水產飼料銷售實現較快增長 據數據統計顯示,2012年我國的飼料總產量為1.9億噸,超過第二名美國總產量3000萬噸。在飼料企業大發展的大環境下,同年水產飼料也實現快速增長,全年飼料總產量為1855萬噸,增長率大于20%。從全年整體形勢上看,上半年呈現爆發式增長,很多企業增長率或超過50%,一些膨化料、蝦料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態;下半年隨著水產養殖形勢、養殖效益的變化,發展勢頭逐漸減緩。

表一:2012年各區銷量預測(萬噸)
從全國飼料銷售最集中區域來看,銷售集中在華南、華中、華東三個區域,這三個區域的水產飼料銷售總量或達400萬噸以上。然后是西南地區、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這六個水產飼料銷售集中區總銷量合計約為1587萬噸,占全年水產飼料總產量的85%以上。其中2012年水產飼料銷量前十位的省份分別是:廣東、江蘇、湖北、浙江、福建、河南、四川、遼寧、河北。水產飼料前十位省份總銷量接近1200萬噸,約占全國水產飼料總量64%。
從水產飼料企業銷量上看,可將中國水產飼料前10名企業按產銷量劃分為三個梯度:第一梯度為:通威212萬噸,海大195萬噸;第二梯度為:恒興85萬噸,正大80萬噸,新希望六和62萬噸,粵海46萬噸;第三梯度為:普瑞納36萬噸,統一35萬噸,南寶33萬噸,天馬27萬噸。張璐在報告中提到,銷量前10名企業總銷量820萬噸,占總銷量的44.2%。銷量前11名到20名企業,總體上銷量比較接近,分別是:全興、天邦、廣順、嘉吉、東方希望、中糧、大北農、淮大江、禾豐、金錢、錦屏、世海、澳華。
從企業年度銷量、企業規模、發展潛力,可將水產飼料企業分為四個集團軍:
200萬噸級的通威和海大;處在50-100萬噸級的有恒興、正大、新希望六和和粵海;10-50萬噸級有普瑞納、統一、南寶、天馬等;10萬噸以下級:一些區域性強者等等。報告中提到,2012年報顯示通威水產飼料增長率為29.4%,海大增長率為23%;銷量前20名水產飼料企業的平均增長率為25.8%,大于行業整體平均增長率的5.8%。去年全年前20名水產飼料銷售企業總銷量為950萬噸,預測以這樣高增長率發展的態勢,3年后,銷量前20名企業總銷量將超過2012年水產飼料的總量,達1900萬噸。需要指出的是,央企和農牧龍頭企業的在水產飼料版塊操作的思路和模式,對傳統水產飼料企業產生了巨大沖擊。另近幾年勢頭強勁的粵海飼料,在最近幾年悄無聲息銷量接近50萬噸,其專注于做水產飼料,且95%以上為高檔水產飼料,保守估計其每年效益為1.5億左右。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粵海是未來中小企業學習的目標,中小型企業發展方向將是粵海。

表二:2012年中國水產飼料前10名企業產銷量預測
膨化料增長勢頭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從水產飼料品種上來看,顆粒料仍然占較大的比例,約為水產料總銷量的75%,膨化料總量接近250萬噸,約占普通淡水魚料的10%。其中,膨化料主要集中在高檔名特優品種,占蝦料、鰻料以外特種養殖品種的73%。近幾年發展態勢表明,膨化料正由特種養殖品種向普通養殖品種過渡,由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過渡,膨化料增長勢頭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表三:不同水產飼料品種2012年銷量預測(萬噸)
膨化線上還是不上? 目前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國顆粒飼料為1377萬噸,占水產飼料總量的75%左右;全國膨化料總產量約為250萬噸,膨化料占普通淡水魚料為10%。發展趨勢上,膨化料正逐步由名特優品種向普通養殖品種過渡,由沿海區域向內陸區域過渡;另一方面,由于受到養殖效益的影響,名特優產品的養殖在最近幾年將持續升溫,這勢必會增加膨化料總需求量。
在產業大發展背景下,無論是跨國飼料集團、上市公司,或區域性強者,中小飼料企業都將目光投注在了膨化料上。

表四:2012年特種水產料四大集團銷量預測(萬噸)
目前全國膨化線統計超過300條,其中于華南地區為200條,全國膨化線產量保守估計超過500萬噸。在競爭環境上,特種水產飼料競爭將會更加激烈。特種飼料呈現出比普通水產飼料競爭更加激烈的狀況。那面對膨化料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企業要不要增設膨化線?上還是不上?
企業在選擇上還是不上膨化線問題上應當看到:首先在一定的區域,一定的品種,一些區域性企業產品定位,增設膨化線時應當避開一些競爭特別激烈的區域或品種;其次企業所處區域膨化線是怎樣一個飽和狀態,最后應注意自身企業所屬區域發展形勢,及區域市場膨化料產量的一個判斷,掌握全面信息,提高自身產品核心競爭力。

表五:2012年不同區域膨化線產能預測
人才是企業發展第一要素 總的來說,未來5到10年飼料產業發展形勢,飼料行業大發展、迅速集中已是大勢所趨。如美國由1978年10000家飼料企業,整合到2012年300家;10年前中國的飼料企業為23000家,到2012年已降低到10000家,中國的飼料企業在以每年1000家的數量在減少。
在整個飼料行業整合的大形勢下,那大中小企業怎樣發展、脫穎而出呢?
首先無論是企業大小,人才都是第一要素。其次一些大企業要發展,其對產業鏈以上下游的整合能力,成功模式快速復制推廣的能力,以及集團化管控的靈活性等等都顯得尤為重要。中小型企業而言正確評估自身實力、對自身產品有足夠信心,以先做強再做大為發展路線;實行差異化發張,不盲目更風人海戰術、上膨化線;其次對自身所處市場及自身產品有個正確定位,施行自身經營思路和方式方法的特色化等等。
最后行業快速整合的形勢下,水產飼料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無論企業大小,相信只要每一個飼料企業都能保持著對本行業的尊重,本著一顆謙卑的心對待水產飼料產業的變革與發展,對所處市場及產品能有個良好定位,每個企業都將會越做越強、越做越大。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