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昨日上午,在魚梁洲漢江邊,湖北襄陽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將40萬尾魚苗投放進漢江。今明兩天,還將在觀音閣等江段繼續投放,使投放總數達到120萬尾。
投放的魚苗由政府出資購買,品種有青魚、草魚、鰱魚、鳙魚、鳊魚。此次是繼去年之后,我市再次大規模向漢江中投放魚苗。
襄陽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稱,連續大規模在漢江襄陽段投放魚苗有三個原因:第一,南水北調、崔家營大壩修建等因素導致漢江來水量變小,青魚、草魚、鰱魚等天然的孵卵水場被破壞,僅靠自然產卵已不能夠恢復原有魚類的數量;第二,鰱魚吃浮游生物、草魚吃草,對漢江水質有凈化作用;第三,可以增加漢江襄陽段漁業產量。
投放現場,襄陽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工作人員還對少量魚苗進行了量體、稱重,并在魚苗的背部打了標簽。日后,帶有標簽的魚被捕撈后,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可獲得所投放魚兒的生長速度、分布情況等相關數據。據介紹,草魚在今年年底就能長到2斤重,后年可長到5斤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