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日記者從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獲悉,《2012年福建省漁業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已于近日公布。
去年全省重要漁業水域漁業生態環境總體良好
2012年,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組織重點對14個主要海灣、7個湖庫以及5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重要漁業水域進行監測。結果表明:全省漁業生態環境總體良好,污染趨勢得到遏制,局部漁業水域污染仍比較嚴重,主要污染物為氮、磷、石油類和重金屬。另外,灘涂面積減少,農村面源污染加重,損害部分漁業水域,赤潮和漁業損害事件時有發生。
閩東、閩中、閩南、臺灣淺灘和閩外等漁場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繼續保持良好,符合《漁業水質標準》的要求。三沙灣、羅源灣和東山灣重點增養殖區海水水質狀況總體符合《漁業水質標準》。大部分養殖區養殖的波紋巴非蛤、菲律賓蛤仔、縊蟶和牡蠣質量符合《無公害食品水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的規定。
閩江、九龍江和汀江等主要河流的漁業水域水質狀況總體保持穩定,部分水域總氮和總大腸菌群含量超標。水口水庫和棉花灘水庫等湖庫重點養殖區水質明顯改善,部分區域水質中總磷和總氮含量超《地表水環境質量》III類標準和總大腸菌群含量超《漁業水質標準》標準。
寧德官井洋大黃魚、長樂漳港海蚌、武夷山九曲溪光倒刺鲃、光澤西溪中華鱉和長汀汀江大刺鰍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區水質質量、沉積物質量及生物環境質量良好,基本滿足功能區生態環境要求。
去年全省重大漁業損害經濟損失超22億元
2012年全省發生(現)重大漁業損害事件21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24234.3萬元。其中:漁業自然災害18起,環境因素造成重大漁業生產影響事件2起,重大漁業污染事件1起。
據了解,2012年全省放流魚、蝦和貝等經濟水生動物和瀕危水生動物苗種共計5.5億尾(粒);組織開展以投放人工魚礁為主的海洋牧場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此外,全省繼續實施全海域的伏季休漁、涉漁工程環境影響監管和瀕危水生動物利用監管,加強重點水產養殖水域的生產環境整治與修復、主要病害疫情測報和赤潮防災減災預警,進一步完善水產養殖的長效管理工作機制。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