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5月21日上午,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在廣州召開水產品藥殘專題研討會。參加會議的有湛江、茂名、佛山、清遠等主管部門有關負責人、種苗協會、苗種良種場、養殖場及黃沙批發市場、何氏物流企業的代表、南海水產研究所、珠江水產研究所、綠色認證檢測中心單位的專家,局漁業處、省漁政總隊、省技術推廣站、省病防中心的主要負責人列席了會議。會議由局質安處主辦。
會議通報了近三年廣東省水產品總體監測情況,指出了目前廣東省鱖魚、對蝦、烏鱧、鮑魚等重點品種是存在的主要質量安全隱患。會議認為,近幾年各級漁業主管部門高度重視水產品質量安全,水產品質量安全形勢總體良好,但安全隱患依然存在,水產品藥殘超標的主要原因在于漁藥管理不順、漁業生產方式較低、養殖戶高密度養殖等多方面。下一步應盡快理順監管體制,進一步明確法律依據,聯合科研院所加快推進替代藥物研究,大力推進市場準入和加強健康養殖技術推廣。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