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面對野生龜資源的日益減少,茶山養殖戶昨天掛牌成立廣東首家名龜研究所,計劃在龜保護與開發利用方面做出積極有益的探索,以更加科學合理的方法推動名龜產業的發展。
來自全國各地龜鱉養殖和研究方面專家及省市龜鱉養殖行業協會負責人參加該研究所成立揭牌儀式,并圍繞名龜價值、產業發展主導模式和2013年市場行情走勢等主題與茶山及東莞同行進行廣泛而深入的交流研討。
據悉,研究所創辦人袁金標,從事名龜資源保護、養殖生產及其綜合開發利用實踐十多年,首創仿生態與微生物益生菌結合的生物生化工程養龜,每年向社會提供數以萬計的名龜苗種。
養龜場聯姻高校給力生態和仿生態養龜
研究所依托金龜嘜名龜養殖場進行研究和開發,并與多所高校合作重點開展名龜生理生態研究,新品種引進、人工繁育等試驗;示范推廣名龜生態養殖模式和技術,為名龜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性、技術性和輔助性支持。
袁金標:“研究的范圍較廣,主要針對東莞養龜的群體,利用庭院家庭式樓房來養龜,模擬自然生態推廣生態養龜,另外一個品種鑒定,純人工繁殖良種種苗方向,最終還有一個龜價值的研究,是未來的目標。”
袁金標透露,作為中國食品名鎮土壤中成長的名龜養殖企業,他計劃往綜合開發和深加工利用方向發展,為豐富茶山食品名鎮品牌添彩。
袁金標:“茶山是食品名鎮,剛好我們養龜養殖業養龜用龜也是食品。將來發展到一定數量規模的時候,對名龜的研發深加工現在是一個基礎往這個方向來發展。”
研究所成立對促進名龜產業發展意義大
省動物學會理事、暨南大學教授李貴生表示,多年的過度捕捉和開發利用,野生龜類、尤其是名貴龜類大都已處于珍稀瀕危狀態。開展生態或仿生態養殖是有效保護名龜最佳方式,茶山金龜嘜名龜研究所的成立對推動企業及名龜產業健康發展都具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省動物學會理事、暨南大學教授李貴生:“龜類全身都是寶,一個在科學研究上價值高,在開發利用上也有很大的前途,但是野生龜又需要保護。你要開發利用,就需要人工養殖,人工養殖關鍵技術,一個是繁殖問題,還有一個病害控制問題,這兩個最關鍵問題。每一種龜類它要求的生態環境不同,還有藥用價值也不同,繁殖策略也有差異,病害方面,有些抗病強,有些稍微弱一點,也有差異。所以每種龜都值得研究,研究所的成立是非常及時,也非常有遠見,非常好,促進養龜業的發展。”(黃永華 陳煥國)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