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石島管理區桃園街道轄區的一處碼頭上,養殖戶們正在將收割回來的海帶轉移到收購商的貨車上。
眼下正值海帶收割的高峰季節,連日來,記者走訪部分海帶養殖戶了解到,由于受大風天氣等原因影響,今年海帶產量有所下降,但是市場的需求量不減,價格比往年有所上漲,形成減產不減收的局面。
全面搶收
6日上午,在蜊江港碼頭,一輛輛裝滿鮮海帶的車輛從門口駛出,短短5分鐘,已經有6車鮮海帶被運走。大批鮮海帶收割后,從海上運回,由于當天運輸的車輛忙不過來,大吊車將綁好的鮮海帶堆放在碼頭邊,等待更多運輸車輛的到來。
據該碼頭一家漁業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與去年相比,今年海帶的收割時間較晚,大概從4月中旬才開始,目前正是收割的高峰期,“現在這個時候是海帶產量最多的時候,再過一個月左右,海帶產量就會逐漸減少。”該負責人介紹,隨著海水水溫不斷升高,沒有收割的海帶就極易發生腐爛。
不僅是蜊江港碼頭,6日下午,記者在石島管理區桃園街道轄區的一處碼頭上看到,一艘艘滿載鮮海帶的舢板陸續靠上碼頭。養殖戶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個人養殖了30畝海帶,目前收割了大部分。
“海帶已經開始出現爛葉的情況,現在就需要搶收了,不然隨著溫度的上升,腐爛的會更多。”張先生說,石島海域的海帶收割時間往往要早于榮成北部海域,眼下都是海帶的搶收期。
產量減少
“要不是因為前段時間的大風,今年的產量估計會跟去年差不多,是很可觀的。”張先生面露遺憾地告訴記者,作為海帶養殖戶,最害怕遇到大風天氣。5月底海帶大規模收割的時候,那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大風天氣,使大量已經成熟的海帶被大浪卷走,直接導致了海帶的減產。
市區一家養殖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由于受大風天氣及春季氣溫較低等情況影響,海帶本身的長勢就比較慢,收割期被推遲,海帶總產量也比去年有所降低。“去年我們公司總產量能達到8400噸,而今年只能收割8000噸。”該負責人說。
7日上午,記者從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根據他們目前掌握的數字來看,今年榮成海帶養殖面積在15萬畝左右,與去年持平,但海帶養殖生產形勢不容樂觀,預計產量較去年會減少10%。
價格上漲
“這段時間每天都會收到很多訂單,最多的一天收割了600噸海帶。”市區這家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到,產量的減少導致了海帶價格的上升,無論是淡干食品菜,還是化工菜等價格都普遍上浮。即便如此,今年的訂單量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還略有增長,企業實現了增收。
養殖戶張先生告訴記者,在最近這段時間里,每天都有來自海陽等地的收購商在碼頭等候著,海帶基本上不愁賣。張先生向記者介紹說,因為銷路好,他今年的海帶全部是以鮮菜的形式出售,所謂的鮮菜就是從海上收割回來后,直接賣給收購商。“今年鮮菜的價格不低,而且賣鮮菜還可以省去晾曬的環節,像我們這樣小規模的個體養殖戶,可以節省不少人工成本。”張先生說。
記者從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目前榮成淡干海帶食品菜價格每公斤為7元至10元,比去年同期上漲10%至12%;化工菜價格每公斤為5.6元至7.4元,比去年同期上漲20%至25%;鮮菜價格每公斤為0.82元至1元,比去年同期上漲10%。其中,食品菜主要銷售四川、河南鄭州和山東滕州等地,化工菜則主要銷售省內的膠南等地。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說今年海帶總產量略減,但是由于價格上浮,基本上能實現減產不減收的局面。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