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6月8日中午臨近下班,江蘇南通市通州區騎岸鎮南美白對蝦養殖戶陳衛明,拎著2瓶池水急匆匆趕到區水產技術指導站。區科技入戶專家組成員張林中熱情接待了他。據了解老陳的20多畝南美白對蝦養殖池塘投苗在即,有一部分池塘水質出現異樣。以肉眼即可看到懸浮于水中的無數小白點,在靜止或無風時,聚集于水面,形成白茫茫一片。經檢查送檢水樣,判定水里跳動的小白點多為橈足類。如果不大面積暴發不會影響水質。專家介紹,蝦池水體中供蝦體呼吸的溶解氧主要由單細胞藻類光合作用產生,橈足類過量繁殖,大量攝食池水中單細胞藻類,造成池水造氧功能降低。進而導致水體溶解氧減少,水質變瘦,影響池蝦投苗。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1、最安全有效的措施就是換水,及時將問題水排出,將其它池塘、水庫的優質水源引入。進水時選用80目過濾網,以阻止橈足類、枝角類等進入蝦池。進水控制好流速,切忌因流水壓力過大而沖破濾網。
2、用0.5%的阿維菌素(內含增效劑)溶液加水稀釋1000倍后全池均勻潑灑,每畝池塘每米水深用量為35毫升。數量較多者可隔天再重復使用一次。一般5-7天即可投苗。
3、為防止蝦池浮游動物過多可套養一些濾食性魚類:鳙魚,每畝10—15尾。
4、適當補水和施肥,以調節池水中藻類的組成,使綠藻或硅藻成為優勢種群,并形成一定的數量。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