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海外媒體報道稱,墨西哥國立理工學院(IPN)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項可大量生產無特定病原體蝦苗的新技術,這項新技術就是一種益生菌,使用該益生菌還可免除養蝦階段的換水需求。此種益生菌含有碳源及可增進蝦苗生產效益的微生物。在益生菌技術研發中,研究人員分離出了一種細菌,該細菌能夠移居到甲殼類動物的消化道中,從而增進其免疫能力及防病能力。
研究人員表示,益生菌是一種普遍用來提高養殖的甲殼類動物營養狀態的細菌,它還有助于提高水質。由于益生菌是一種活體生物,它們對生態系統或者甲殼類動物的養殖生產沒有任何危害。
此外,它們也不會像抗生素和激素那樣對人類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施用了這種益生菌后,除了養殖者可以不需要對養殖池進行換水之外,還能使蝦的總體存活率高于80%。有了這種益生菌,養蝦用水只需一養殖池的水量就足夠了,而在之前,至少每3天需要換水,而且每3個養蝦池中,有1個池的蝦因病原體的激增而被丟棄。此項技術還可應用在魚類和軟體動物,尤其是牡蠣的養殖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