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年的扇貝價格便宜了,以前還有點不舍得買,現在買幾斤感覺不到貴。”浮山后農貿市場內,一位居民明顯感覺到扇貝的價格下降了。近日記者探訪山東最大的扇貝養殖地,蓬萊長島的養殖海區,周圍幾個島嶼的港口內停靠著近百條漁船,海邊堆滿了剛從海里收上來的扇貝,養殖戶正在將扇貝從養殖籠里剝離下來,裝袋稱重。談起扇貝的銷量,養殖戶們的臉上愁云密布,去年能賣到4塊錢一斤,今年僅有1.8元一斤,這個價格賣下去,一年忙活到頭,根本不賺錢。
扇貝價格下跌,收購價低于2元
浮山后農貿市場內,扇貝只賣7塊多一斤,附近居民紛紛選購。近日,記者來到山東最大的扇貝養殖基地之一蓬萊長島進行探訪,看著碼頭上剛剛收上來的扇貝,蓬萊長島養殖基地的養殖戶們開始犯了愁。
記者了解到,現在到了收獲的季節,但因國內外訂單大量減少,價格大幅“跳水”,養殖戶劉長樂說,今年扇貝的收購價格僅1.8元一斤,比去年的價格低了將近一半。
記者走訪幾位正在稱重量的漁民,一位姓林的漁民稱他在海上養殖區一共養了200多畝的扇貝,投入了40多萬元,放了3萬籠扇貝苗。正常情況下,一籠能收獲20斤,共能收獲60萬斤扇貝。但今年的扇貝由于氣溫問題,出現了一定數量的死亡,一籠只能收獲十幾斤,總共也就40多萬斤扇貝,產量比去年少了不少。
不僅產量上大大減少,往年較為穩定的每斤4元左右的收購價格,今年被收購商壓到低于兩元一斤,對不少養殖戶來說,虧本已成定局。記者了解到,收獲幾十多萬斤扇貝的養殖規模僅是中等水平,最大的養殖戶能收獲數百萬斤扇貝。
為保利潤,養殖戶更愿加工扇貝丁
“現在吃扇貝是最好的時候,比較肥,帶殼賣的話能賣2塊錢一斤吧。”扇貝養殖戶劉海告訴記者。記者在大黑山島看到,整個島上隨處可見扇貝,島上的居民告訴記者,他們吃扇貝太普遍了,早已經吃膩了。
除了直接賣扇貝,加工扇貝丁是另一項主要賺錢方式。劉海稱他今年養殖了6000多籠扇貝,一籠產量5斤半,他估計今年的產量能達到3萬斤左右。一部分帶殼直接賣給收購商,另外一部分則加工成扇貝丁再出售。“賣扇貝不如扇貝丁的利潤大,不到2元錢一斤,根本賺不了幾個錢,減去成本,即使一斤賺一塊錢,一萬斤的扇貝僅能賺1萬元,還要拋去死的、沒有成活的扇貝成本,利潤太小了。”
記者調查了解到,在經歷了三年的高價市場后,今年的扇貝價格大幅下滑,國內外的訂單減少,部分養殖戶和加工廠都陷入了窘境。“去年的收購價是3元到4元一斤,而今年卻不到2元一斤,最便宜的時候甚至只有一塊錢一斤。真是壓到底了,不少小養殖戶忙活一年根本掙不著錢。”
記者了解到,今年扇貝價格可以說是“大跳水”,銷量也有所下滑。不少大型養殖戶的扇貝主要銷售給加工廠和水產市場,但今年他們卻不像過去那么忙,收購商減少了。據一位養殖戶稱,去年扇貝銷售是供不應求,今年卻是有貨賣不出去,沒有往年那么熱銷。
由于價格下滑,銷量不暢,很多養殖戶不愿意在低價情況下出手。“很多扇貝可以打撈了,卻仍放在海里養著,小散戶們希望等著看看價格能否再漲上去,一旦賣錯了價格,就有可能一年沒有收成。”當地養殖戶稱,如果算一算扇貝的苗種、人工費用、船只折舊費、管理費等各種成本,扇貝的收購價要是低于1元/斤,肯定要賠本。但由于扇貝害怕高溫,一旦氣溫升高,密度太大了,扇貝會逐漸死亡,所以只能先處理掉一部分,即使低價也要先賣掉,保住剩下的。
大環境不景氣,售價、銷量雙下滑
扇貝售價、銷量為何突然雙雙下滑?記者咨詢了黃海水產研究所雷院士,他稱,扇貝價格走低,養殖密度大是主因。另外,出口量減少也是導致收購數量減少的原因。據了解,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貝類出口減少,國內市場需求也不景氣,扇貝銷路不暢,養殖廠養殖量卻有所增加,逐漸造成了供過于求。
一位研究員告訴記者,前幾年扇貝價格一直呈上升趨勢,扇貝收購價格最高能達到每斤4元。高價吸引了眾多養殖戶加大投入,擴大養殖規模,在此期間,大連、膠東的扇貝養殖規模連年增長,卻出現了大環境不景氣,出口不順暢,導致價格下滑。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