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俺今年這300畝蓮藕套養泥鰍全被安徽一家大型超市提前預訂收購了。”看著池塘里長勢茁壯、一片碧綠的生態蓮藕,家庭農場主王書鵬喜不自禁地說。
今年25歲的王書鵬,2007年考入河南農業大學,4年的大學生活讓他掌握了農作物栽培、水產養殖等專業知識。大學畢業后,家鄉的土地流轉優惠政策,使他打消了進城工作的念頭,讓他堅定了回鄉投身農村的信念。經過市場調研,自2011年至今,他先后流轉土地2400余畝,用于開展優質小麥種子繁育、高淀粉紅薯栽培、蓮藕泥鰍套養等現代高效農業,并注冊成立了望塑鵬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
為最大限度發揮土地產出效益,王書鵬結合從書本上學到種植蓮藕的科技知識,積極大膽嘗試探索種植生態蓮藕增收的新路子。2012年春,他在偌大的一塊流轉土地上,雇工開挖了兩個藕池,深度在1米左右,面積80余畝。他在池底四周鋪貼上優質灰黑色塑料土工膜,在土工膜上覆蓋一層約25厘米厚的泥土,然后把購進的蓮藕栽植在泥土中,最后注入水,并放養上泥鰍。池底上鋪土工膜既能防水滲漏又能隔離病毒,使蓮藕不會往深的泥土里長,只會橫著長在泥土表層,收獲時省時省力;養泥鰍能消除藕池里的害蟲,改善水質,使蓮藕長得更白嫩粗壯脆甜,品質更高。
據王書鵬介紹,去年他試種的80畝蓮藕畝均產鮮藕3500公斤、泥鰍600公斤,鮮藕每公斤賣到4元,泥鰍每公斤賣到12元,共計收入160余萬元,畝均效益高達2萬元。
初嘗甜頭的王書鵬,發展生態藕套養泥鰍的“胃口”更大了。他的妻子孔云霞接過話茬說:“今年,我們套養泥鰍的基地擴大到300余畝,到收獲時節,估計毛收入可達600余萬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