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筆者到四川華鎣市陽和鎮鴿籠山村的現代農業園區采訪時,發現十來位村民正朝一大片池塘內投放上百斤田螺,據說是要養殖大閘蟹。帶著疑問,筆者走進養殖基地一探究竟。
養殖大閘蟹的人叫賀申華,是華鎣市明月鎮長田坎村村民,和他一起“倒騰”的還有同村農民鄭守安。
“我們原來在蘇州養了16年大閘蟹,早就是這行的 "老手"了。”賀申華說,幾年前,由于國家產業政策調整,加大了對太湖流域水資源的保護力度,他和許多同行不得不撤離蘇州,另謀出路。
為了找到生態環境良好、水質好、水草豐盛等適合大閘蟹生長的地方,賀申華和鄭守安用了整整3年時間。終于,兩人找到了3處適合大閘蟹生長,又不會給當地水源造成影響的基地。一番考察后,賀申華和鄭守安選擇了華鎣市陽和鎮鴿籠山村。
經過仔細準備,去年8月,投資220萬元、開挖養殖基地240畝的大閘蟹養殖基地一期工程開工,蘇州大閘蟹正式“游往”華鎣山。
“大閘蟹嬌貴得很,也特別"燒錢"。”賀申華說,養殖基地建成后,他們還專門返回蘇州,購買了當地才有的一露草,用于幫助大閘蟹更好地脫殼。
為了使養殖的大閘蟹肉質鮮美,賀申華和鄭守安沒有喂飼料。根據多年經驗,他們選擇了適合大閘蟹胃口的小麥、玉米,還從天池湖等漁場購買了大量田螺。其中,僅每天投放的田螺,就達到300余斤。
賀申華說,養殖基地已經與重慶、成都等地的水產批發市場達成銷售協議,等大閘蟹出場后,只要市場價格沒有大的波動,全部按照每只35元到40元的批發價銷售。按照最保守的銷售收入計算,首批養殖的大閘蟹純利潤也能超過200萬元。
“明年我們養殖基地的大閘蟹年產量就能達到150噸,年產值2000萬元沒有問題!”賀申華信心滿懷地說。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