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到吃螃蟹的季節,淘寶上有不少號稱賣陽澄湖“六月黃”的店家,從5月底就開始賣螃蟹,且每天銷量非常可觀。本地梁子湖大閘蟹的養殖戶及專家提醒,目前“六月黃”產量非常少,不排除部分所謂的“六月黃”其實為其他品種的越冬小螃蟹,提醒消費者在網購時留意被忽悠。
“六月黃”悄然橫行網絡
昨日,記者登錄淘寶網,輸入“六月黃”,跳出了50多家相關店鋪。其中,大多數店家標注產地是陽澄湖,部分甚至打出了“陽澄湖大閘蟹六月黃”的旗號。其中,銷量最好的一家網店,從5月下旬至今已經賣出了4497只“六月黃”。
記者發現,不少網店銷售的“六月黃”重量每只都在2兩以下,平均售價在10元左右。與“六月黃”在網上提前火爆上市相比,武漢本地海鮮市場上卻鮮見螃蟹身影。記者走訪華南海鮮市場發現,暫時還沒有商家開賣“六月黃”,一些打著“梁子湖大閘蟹”、“陽澄湖大閘蟹”牌子的商戶,賣的卻都是小龍蝦。
多位商戶告訴記者,相比本地螃蟹,“六月黃”通常在7月中旬才上市,武漢本地也很少賣這種小蟹:“就是嘗個鮮,吃得不過癮。”
“搶先上市”其實不靠譜
記者聯系上一家店主,店主稱所售“六月黃”其實是提早收成的幼蟹,還差1次脫殼就成年了。不過,在“為何提前一個多月成熟”的問題上,該店主含糊其辭,只稱大閘蟹養殖戶在餌料上加大了水草、螺螄、小魚等高營養產品的使用量,所以成熟時間提前。
一家銷量靠前的淘寶店主則坦承,店內現貨開賣的小螃蟹,每只重量都在2兩以下,陽澄湖大閘蟹要到9月左右才上市。這些10只包郵的“六月黃”全為公蟹,“主要是賣給那些喜歡嘗鮮的吃貨,由于蟹肉偏軟、蟹黃味鮮,很適合做面托蟹和麻辣蟹”。店主說,現在網上購買的主要是圖個新鮮。
對于記者詢問時間的“早熟”,一家自稱廠家自產自銷的天貓賣家稱,該養殖場是自己養殖,因看到大小夠了就撈出來賣。該店家還說,所謂的“六月”是一個象征,提前一個月吃沒有問題。
但業界人士指出,這么多年“六月黃”一直在7月以后上市,提前上市可能與吃的東西有關,違背了螃蟹的自然生長規律,食客最好保持警惕。
享用“六月黃”還得再等等
網上賣的陽澄湖“六月黃”靠譜么?推出江夏梁子湖大閘蟹品牌的養殖戶周德順說,“六月黃”螃蟹都是小蟹,主要生活在江蘇、福建等春末夏初溫度較高的地區,但真正出產期應該是農歷六月,也就是陽歷的7月中旬左右,要吃純正的“六月黃”,最好還是再等一個月。
周德順介紹,目前確實有零星的陽澄湖“六月黃”入市,但都不是來自陽澄湖,而是在小水塘或小湖泊中人工養殖的,且都是公蟹,膏黃非常少,螃蟹個頭多在2兩以下,養殖戶處售賣價應該在每斤40元左右,到零售端每只螃蟹的底價至少在每只12元到14元左右。
按照每只“六月黃”至少12元的標準,網上價格低了不少。對此,周德順透露,網上的低價“六月黃”有可能是去年越冬過后一直長不起來的小螃蟹:“每年11月過后越冬,有的小螃蟹長不大,就可能被人當作‘六月黃’來賣。”他介紹,湖北目前沒有養殖“六月黃”,即使在江蘇那邊,養“六月黃”的農戶也非常少,主要原因還是“六月黃”的膏黃非常少,不飽滿,相較于9月的大閘蟹,可食性并不高。“這種小蟹其實就是賣個噱頭,吸引人嘗個鮮。”
鏈接
“六月”指的是農歷6月,即公歷的7、8月份。這段時間內的螃蟹,距離完全發育成熟還有一次脫殼,俗稱“童子蟹”,個頭都不太大,一般不超過三兩,但蟹黃色澤比較明亮,故稱“六月黃”。“六月黃”一般腳毛都還沒長全,尤其是蟹鉗位置的毛更是帶點褐黃色,毛較軟。如果蟹腳毛黑而硬,有可能是隔年的小蟹。此外,“六月黃”殼軟、蟹爪尖實捏下去會帶有彈性。更有部分腹殼會凸起,凹下去的說明肉質不飽滿。蟹身較脹的表示肉較多,蟹肚透著黃色的表示蟹膏多。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