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小暑是農歷“六月節”,是黃鱔肉質最肥美的時候,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黃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記載,鱔魚性味甘溫,有補虛損,強筋骨,祛風濕的功效;《食療本草》中也稱“補五臟,逐十二風邪患濕氣、惡氣”。但是有一點要特別提醒的,吃死黃鱔,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黃鱔外表上看有點像蛇,呈黃褐色。從專業角度看,它屬于底棲性魚類;其實說白了,它最喜歡生活在湖泊、塘堰、河道、溝渠、稻田及池沼中等各種淡水環境底部,適應能力超強。寧波是水鄉,河港陌田阡埂,都是黃鱔居住生活的地方。其中又以水稻田里,黃鱔最多。繁殖是黃鱔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它小時候是雌性的,在繁殖后就變成雄性,一輩子是“既當爹又當媽”。這也是黃鱔最有特點的地方,在生物學上也被稱為“性逆轉”現象。另外,黃鱔有晝伏夜出的習慣,通常白天潛到泥底、池堤或石縫中,等到夜間再出來覓食。
記者石承承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