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重慶其實是一個特別適合養殖三文魚的地方,然而,受制于生產分散、渠道不暢等因素,不少重慶產三文魚卻要千里迢迢地運到云南去賣。
我們了解到,目前,重慶市的三文魚養殖企業即將組建行業協會,制定三文魚養殖的技術標準,讓重慶產的三文魚能夠達到國際水準。同時,隨著產業的發展和產能的釋放,本地產三文魚的價格優勢也將逐步凸顯,預計至少比外來產品便宜1/3。
不僅價格有優勢,本地產三文魚在口感上也可能超過外地產品。西南大學水產系教授吳清說,對口感影響最大的實際上是三文魚的新鮮程度。從宰殺到最后上桌,7~8天是一個坎,超過10天又是一個坎。而重慶本地產的三文魚物流時間最短,因此也最為新鮮,只要魚的品質達標,口感可能比進口產品還要好。
“目前,重慶三文魚產業的年產值在500萬~700萬元,還處于起步階段。”吳清說,重慶三文魚產業的潛力還很大,年產量有條件達到幾萬噸,相比目前70噸的年產量,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