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生活習性。大頭龜喜以群落為單位群居生活,把兩只陌生的大頭龜放在一起,需經過較長時間熟悉才能合群和交配。大頭龜3~4月天氣較暖時開始尋食、發情,5~9月食欲最旺,秋末冬初,則鉆入沙土、草叢或潛于水底冬眠。其食性廣,蛇、鳥、蜆、貝、魚、蝦、蟹、蛙、昆蟲、蝸牛、螺、蠅蛆、動物屠宰下腳料以及米糠、麩、豆餅、果實或水果皮等均可食用。
二、養殖場建造。人工養殖大頭龜,可選用排灌方便、有長流水的水塘、山坑、溪邊等自然環境,將其稍加改造。也可在水池、水田周圍人工挖筑建池。建池時應在養殖場四周離水面2~3米處用磚砌圍墻,墻高2米左右,墻內壁抹光,墻基深入土中30~50厘米,以防逃。面積100平方米的龜池,池內應構筑10~40平方米的小島,島呈35度斜坡,東側設置30~50厘米厚沙土和龜窩。島上應栽種矮化多枝的桑樹、柳樹等,島的西側應堆放石塊和栽種南瓜、豆角、紅薯等植物,以供大頭龜遮陽、棲息,攀樹覓食。應用1/3的水面栽種水浮蓮并在池上搭竹竿、架鐵絲,種植一些葫蘆、瓜、豆等長蔓植物。島上和水中應養殖一些鵪鶉、蛇類、蝸牛、蚯蚓、田螺、魚苗等,為大頭龜備置充足的食物。
三、飼養管理。按大頭龜以血親形成群落,固定領地的習性,把同窩、同群的放養一起。場內放養的水、陸生食物可基本滿足大頭龜的食物需要。需補充飼料時,投喂動植物混合性飼料,可投放在水池邊;動物性飼料直接投入水中,投飼量為龜體重的1%左右。投喂時間為每天下午4~5時投喂1次,春秋季節改在中午進行。
四、繁殖孵化。觀察大頭龜從肛角板下緣到臀角板的距離,長則雄性,短則雌性。飼養3年性成熟,4~9月產卵,年產卵20枚左右,多數產于沙土中,少數產于水中。可將龜卵收集起來,用木箱底板打孔盛3厘米厚濕沙人工孵化。孵化時經常淋水,保持沙土濕潤,自然溫度下60天左右即可出龜。大頭龜一般不生病,有外傷出血時,可在后腿腹甲處用安特諾新液肌肉注射,50克龜用量為1~2毫克,一般外傷可用高錳酸鉀粉劑或碘酒涂抹患處,每天2次,讓其在水中靜養即愈。過冬時可為其加蓋塑料膜等防寒物。王桂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