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只有在適宜的環境中才能正常順利地蛻殼,為此需要提供淺水、弱光、安靜、水質清新的外部環境和營養全面的優質適口餌料,如果不能滿足上述生態要求,河蟹就不易蛻殼或會造成蛻殼不遂而死亡。促使河蟹同步蛻殼和保護“軟殼蟹”是提高河蟹成活率的關鍵因素。因此,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1)同池同種同源:特別是水面積較大的池塘,放種量也較大,在放養時注意同一池塘中放養同批次蟹種,一次放完,保持規格相近,來源一致。
(2)保持水位穩定:通常在春秋兩季水位保持在60-80厘米,溫度較高的夏季最好達120-150厘米,保持池中水溫涼爽,當發現河蟹大批脫殼前可事先適當降低水位,讓其盡量在淺水區集中脫殼,反之,水位太深,水體底部壓力大,也會造成蛻殼困難。
(3)維持弱光狀態:在成蟹養殖階段,水草種植可占水面積的60%左右,讓其隱蔽在水草中,避免光線太強,光照太強或水體透明度太高都會影響到蛻殼的順利進行。
(4)保證安靜環境:脫殼期間,盡可能保持安靜勿驚擾,無論是投餌操作,還是例行巡塘,腳部動作都要輕緩,不要大聲喧嘩或發出太大的聲響,并停止下水進行水草刈割和用藥。
(5)增投鈣質和VC:在蛻殼前期或發現個別河蟹已蛻殼,可及時潑灑葡萄糖酸鈣等富含離子鈣的營養液,以增加池塘水中鈣離子濃度,利于河蟹蛻殼同步進行。遇到天氣不良或突變時添加潑灑VC,可有效防止造成河蟹蛻殼應激反應,使蛻殼集中正常進行。
(6)餌料優質適口:每次脫殼來臨前,多投拌有脫殼素和鈣質的優質配合飼料,力求同步脫殼,同時增加動物性餌料的數量,比例占投餌總量的1/2以上;處于蛻殼期與鈣化期的河蟹停止攝食,此時在大量蛻殼區域不需投餌,避免硬殼蟹進入殘食“軟殼蟹”;大量脫殼完成1-2天后,發現硬殼蟹活動后,再以動物性餌料為主加大投餌量,強化營養補充,利于盡快恢復體質促生長。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