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很多村莊都緊鄰大海,由于大海的恩澤和嵐山人民的勤勞、智慧,他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隨著漁業的發展,上個世紀90年代左右,嵐山區一個新的行業——魚粉加工業也應運而生。但由于魚粉加工點較分散,均處在城區及居民區內,每逢魚粉加工季節,城區不同程度的存在魚粉加工帶來的異味,許多居民聞到這種氣味都感覺很不舒適。
今年33歲的李強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嵐山人,他對魚粉廠發散出來的腥臭味記憶猶新。李強回憶,兒時的他對這種氣味印象很深刻,“上個世紀 90年代,我還在上學,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經常會見到路邊晾曬的魚粉,一陣風吹來,一股股腥臭味就撲面而來,不過那時大家都沒什么環保的觀念。”
大學畢業后,李強在市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并且成家生子,回嵐山老家的次數也變少了,不過每次帶著妻兒回老家,路過魚粉廠時,依然能聞到魚粉的腥臭味。雖然每次聞到這種味道,也能勾起李強對兒時的回憶,不過妻子和孩子卻非常不習慣。“路過魚粉廠,兒子就會咿咿呀呀地說,“有臭味……”李強說,這種氣味確實影響居民生活應該整治。其實,像李強有這種感受的嵐山人大有人在。
據了解,在嵐山城區內原有魚粉廠共計16家,其中13家正常生產,魚粉廠的加工生產帶來的異味,對城區空氣質量帶來一定影響,群眾反映強烈。為了解決這一環保問題,去年4月份,嵐山區環保分局對城區魚粉加工廠進行全面排查摸底,對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書。嵐山區在碑廓鎮規劃了魚粉加工區,明確要求除在碑廓鎮魚粉小區外,轄區內一律不得新上魚粉加工項目,依據環保相關法律法規對現有13家魚粉廠下了停產停業、處罰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為了讓魚粉廠搬遷至規劃的魚粉加工小區內,嵐山區對新上魚粉加工項目按照特事特辦原則,合理減免相關費用,及時辦理相關手續,環保部門對搬遷的魚粉廠上報市環保局撤銷對其罰款,對未報名、簽訂搬遷協議和繳納定金的,依法強制執行處罰決定。
如今,13家魚粉廠已全部簽訂協議、繳納定金,各魚粉廠按照要求實施了停業搬遷,新魚粉加工小區各戶用地分配規劃已完成。目前,13家魚粉加工企業已經整合為2家規模較大的魚粉加工廠,9月份有望投入生產。
“與傳統的魚粉廠建設不同,進入魚粉加工小區的魚粉加工企業必須先上環保設備。”7月7日,碑廓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鄭偉介紹說,在生產魚粉時要對魚進行高溫烘干,這一過程,水分會變成蒸汽,如果不處理排入空氣中就會產生腥臭味。今后,生產中的蒸汽將利用環保設備進行處理,達到零排放,從此,無論距離魚粉廠多近的居民再也不會聞到腥臭味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飼料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