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蒼蠅是人所共知的害蟲,然而,鹽城市大岡鎮在一位青年農民帶動下,當地的數十家農戶居然養了上億只蒼蠅并獲利豐厚。4月25日,記者走訪了該鎮最大的“養蠅場”。
和想象中蒼蠅亂舞的場景不同,在鹽城鹽康生態園內,占地11畝的場地整齊地排列著144只“養蠅籠”,每只籠子里都養著幾百萬只無菌蒼蠅。
旁邊的“孵蛆房”內,每天能產出近一噸無菌蠅蛆。
“蒼蠅本身不能賣錢,而這些無菌蠅蛆才是真正的搶手貨。”鹽康生態園負責人莊從井告訴記者,2004年10月,他偶然得知中科院研究出了無菌蠅蛆養殖技術——用無菌蒼蠅產蛆,用蠅蛆喂雞,再用雞糞來育蛆子,形成一個循環養殖模式,就于2005年3月,他籌資創辦了這家蒼蠅養殖場。
莊從井要養蒼蠅的消息在當地成為大新聞,很多人認為他“不務正業”,甚至有街坊鄰居說莊從井“瘋”了。2006年7月,當一車車的無菌蠅蛆每天從養殖場發往杭州、廣州等地,并換來大把鈔票時,人們才意識到蒼蠅也“渾身是寶”。
鹽都區大岡鎮水產養殖戶趙步斌告訴記者,每年的七八月份,泥鰍、螃蟹等水產品都急需增加蛋白質營養。在試用蠅蛆做飼料后,泥鰍長勢非常好,而且成本也不高,從去年開始,他就大批量購買鮮活蠅蛆,用以替代原來喂泥鰍的螺螄、魚粉等。目前,大岡鎮許多水產養殖戶都選擇使用蠅蛆做新的水產飼料。
除了做飼料外,無菌蠅蛆還有很多的利用價值,比如蠅蛆變成蒼蠅后留下的蛹殼,可以作為蛋糕、餅干等食品的添加劑。莊從井告訴記者,用處理后蠅蛆喂養“生態雞”,產出的雞蛋個頭大,營養價值高,在市場上每只能賣到1.5元,是正常雞蛋價格的3-4倍。在他的帶動下,該鎮養蠅場簽約用戶已達到800多戶,由此帶出從事生態種植、養殖的農民超過1500人。今年4月初,莊從井還將他的蒼蠅養殖場在連云港市開出了“連鎖店”.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