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黃鱔網箱養殖 采用網箱養殖的方式進行黃鱔養殖現在還處在技術發展階段。網箱養殖適合在大的水體中進行,主要優點是水流通過網孔,使箱體內形成一個活水環境,因而水質清新,溶氧豐富,可實行高密度精養。主要養殖技術如下: 網箱面積以20平方米左右為佳,網長5m、寬4m、高1m,其水上部分為40cm,水下部分為60cm。網質要好,網眼要密,網條要緊,以防水鼠咬破而使黃鱔逃跑。
網箱設置在水深0.8m以上的池塘中,新做的網箱放入水中應過35天待其散發出來的有害物質消失后才可放養鱔種。鱔種放養前幾天應適當培育水質,使水色偏濃,透明度為15cm左右,這樣可控制或減少池塘中的螞螨對黃鱔的侵害。網箱可并排設置在池塘中,兩排網箱中間搭竹架供人行走及投飼管理。網箱的設置面積不宜超過池塘總面積的50%,否則易引起水質惡化。網箱中放置水草,最好是水花生,其覆蓋面積應占網箱面積的90-95%,為黃鱔的生長棲息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黃鱔因有相互殘食的習性,故放養時以規格基本一致為宜。
一般每平方米可放養鱔種20kg,每只網箱放養400kg。 黃鱔吃慣一種飼料后很難改變習慣再去吃另一種飼料,故應將其飼料固定幾個品種,如蚯蚓、小魚、蚌肉或動物內臟,以提高其生長速度。有條件時可投放活餌料,因其利用率高,不用清除殘餌,對網箱污染少,有利于黃鱔的生長。 ??黃鱔網箱養殖最為關鍵的階段是放養后一個月內。這一時期是黃鱔改變原來的生活習性,適應新環境的過程。如果方法得當,鱔種成活率可達90%以上,方法不當則成活率有時在30%以下甚至全部死亡。
這一個月是黃鱔網箱養殖成敗的關鍵所在,除應做好鱔種的消毒和馴化外,還應有效地控制疾病的發生,具體方法是用水體強力消毒劑和生石灰交替消毒,杜絕病原體的產生。 2、黃鱔塑料大棚無土流水養殖 常規的池塘養殖,易發生疾病且黃鱔冬眠影響常年養殖。用塑料大棚養殖黃鱔可以一年四季連續生產, 無土流水養殖可有效地控制疾病,使效益成倍提高。 黃鱔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27℃~30℃。 采用塑料大棚,不用專設采暖設備,在春、夏、 秋棚內溫度都易保持這一溫度,即使在寒冬,棚內平均溫度也能達到20℃。 飼養池中保持微流水,水質不會惡化。 塑料大棚無土流水養殖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
(1) 開放式。適合長年有溫流水的地方建池。 優點是流量穩定,適于較大規模的經營。飼養池用磚和水泥砌成,每個池的面積為10~20平方米,池深為40厘米,寬1~2米,池埂寬20~40厘米。 在池的相對位置設直徑3~4厘米的進水管、排水管各2個。進水管與池底等高;排水管一個與池底等高,一個高出池底5厘米。進、排水管口均設金屬網防逃。 將若干飼養池并列排列成為一個單元,每單元的面積最好不要超過500平方米。
(2) 封閉循環過濾式。 適宜在大城市或水源缺乏的地方使用。其優點是飼養用水可以重復使用,耗水量較少,便于控制溫度,但投資稍大。 飼養池的建法與開放式相同。另外需建造曝氣池,沉淀池, 增加一些凈水設備、抽水設備和加溫設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