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稚鱉的暫養
經過80天左右,稚山瑞鱉便可孵出。剛孵出的稚山瑞鱉重6~7克,卵黃尚未吸收完畢。這時不宜捉動,以免損傷稚山瑞鱉,讓其在孵化器內自由爬動,無需喂食。2天后移到另一木盆或膠盆中暫養,盆底鋪3~4厘米厚的沙,注水2厘米深,使稚鱉能將頭露出水面呼吸。直徑40厘米的盆可放稚鱉20只左右。每天分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的餌料為紅蟲、切碎的蚯蚓、魚肉、禽畜肝臟等。投喂量為山瑞鱉群體總重的10%左右,也可投喂甲魚配合飼料。
暫養階段,因為盆小水少,易受氣溫影響,溫差變化較大,宜放在室內飼養。注意保溫。每天應換水1~2次,換水時溫差不要超過5℃。稚山瑞鱉經20天左右暫養就可轉入稚鱉池培育。
二、稚鱉池的建造
稚鱉池一般為水泥池結構,面積不需很大,5~10平方米即可,池深50~60厘米,水深30厘米,池上方需拉遮陽布降溫。池的一邊設休息臺,面積約為池的1/5~1/4。休息臺以25度斜面與水面相接,方便稚鱉上岸休息。池底鋪沙5厘米。
三、稚鱉的培育
1.稚鱉放養密度
稚山瑞鱉經暫養后轉入稚鱉池培育。入池前,用1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15分鐘。初始放養密度以每平方米40~50只為宜。稚鱉池最好放養些水浮蓮,一則降低水溫,凈化水質,再則還能充當附著物。隨著稚鱉的生長,根據生長規格,養殖密度要及時調整。當生長到40~60克,每平方米水池放養30~40只;生長到100克以上,每平方米放養20~30只。通常每隔2~3個月分疏一次。
2.飼養管理
在餌料投喂上應堅持定時、定位、定量、定質,使稚鱉養成定點定時攝食的習慣。高溫季節投喂兩次,上、下午各一次。秋后投喂一次。餌料放食臺上。食臺用木板或水泥板架在水下2厘米處。根據稚鱉數量架設多個食臺。投餌量以投喂后2小時吃完為準。在水溫25~30℃下,日投餌量占稚鱉總體重的10%~20%。每天清掃食臺,防止污染水質。
因稚鱉池較小,水也淺,蓄水深度僅20~30厘米。高密度養殖時,水質極易變壞,應每2~3天換水一次。飼養稚鱉的水以綠色為好,便于稚鱉的隱蔽,減輕相互咬傷,提高成活率。
在廣州,稚山瑞鱉經140天飼養,平均體重可達50克,這種規格可以安全越冬。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