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盤錦盤山縣田守誠與他的螃蟹夢
發布時間:2013/7/16 10:55:35 來源:新華網 編輯:黃姍
我來說兩句(0)
核心提示:田守誠離休前任盤山縣水產局局長。他離休近20年了,仍然為盤錦河蟹產業的發展奮斗著。田守誠說:“農民因河蟹而致富,盤錦因河蟹而揚名。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田守誠離休前任盤山縣水產局局長。他離休近20年了,仍然為盤錦河蟹產業的發展奮斗著。田守誠說:“農民因河蟹而致富,盤錦因河蟹而揚名。我的一生中能做這么一件有意義的事,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由他探索的河蟹養殖“盤山模式”,通過了農業部的驗收,在全國20多個地區推廣,總面積達130多萬畝,增加收入超過20億元。對盤山成為“中國河蟹產業第一縣”,推動盤錦乃至中國北方地區河蟹養殖產業化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被譽為“盤錦河蟹產業第一人”。
早在1980年,他就發現盤山境內河蟹大量減少,瀕于絕跡。他走遍全縣十幾個鄉鎮、上百個村,考察了所有適合河蟹生長的水域,通過一年多的深入調查,提出了“保衛瑰寶,發展人工養蟹”的建議,很快被縣領導認可和采納。1984年11月,他帶領幾個年輕人沖到了人工繁育蟹苗第一線。沒有技術,就從南京和大連請來專家;沒有場地,就向兄弟單位借用場地。育苗室方圓幾十里沒有人煙,交通極為不便。往往在那里一呆就是十天半個月,最長一次他整整21天沒有回家。住的是簡易房,吃的是清水煮白菜,每天凌晨4點就要起床,一直要干到后半夜。1985年6月,河蟹人工育苗試驗獲得成功,填補了整個北方地區該項技術空白。為了推廣河蟹養殖,他挑選了具備養殖條件的30戶農戶,無償提供蟹苗和技術,并幫他們協調養殖河蟹所需的貸款。針對河蟹銷售難的問題,積極幫助群眾推銷河蟹,打開南方市場,在盤山廣闊的稻田水塘興起了養蟹熱。1994年6月,他離休后,依然投身鐘愛的養蟹事業。他發現,南方人從盤山縣買走扣蟹,回去養成蟹后賣出,能獲得8倍以上的收益。經多方協調,開辦了一個占地面積1000畝的河蟹標準化養殖示范場。
近30年來,他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關。每當有了重大發現、重要進展,都會在第一時間發表出去,公諸于眾,并手把手地教給相關技術人員。即使是外地的人員,也毫無保留。他淡泊名利,處處彰顯黨員本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