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幾年京津地區房價的持續上漲,讓沿渤海的一些地區看到了商機,主要靠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開始把目光投向了環渤海的廣袤灘涂,于是新一輪的大規模的圍海造地熱了起來。而祖祖輩輩靠海生存的漁民也面臨嚴峻的生存考驗。來看我們記者發自唐山灤南的調查。
在位于渤海灣中部的唐山灤南縣嘴東村,站在這條正在修建的沿海公路上極目四望,一直到看不到盡頭的地方,誰能想到在三年前全部都是大海。
嘴東村村民姚永增告訴記者:這邊全是大海,全是大汪的海水,二十里差不多了,十好幾里,沒用上一年。這個太快了,我看這個太快了。
在記者腳下,沒有被泥土覆蓋的地方,還能清晰的看到用塑料袋裝沙壘筑的堤壩。那么,這滄海變土地是怎樣變出來的呢?在這條被稱為珠江大道的路上,放眼向大海望去,海面上有幾艘吸沙船,正在大海里吸海沙造地。
嘴東村村民 姚永增告訴記者:這個船是一個小型的吸沙船,它黑天白日的在這里工作,把那個沙從海里攪起來,攪起來,順著水,它得帶水,光吹沙,它不能水沉底了,那管道不是就不通了嘛,連水帶泥順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以后讓它變陸地,那塊就變成陸地。
記者跟著這根從海里的吸沙船延伸出來的管道前行,行進約15公里,看到從海里吸來的沙子,從管子中吹到堤壩圍起來的一塊塊灘涂地里,隨著海沙的增加,海水被擠出,海邊的灘涂就變成了陸地。記者沿著海岸線從西向東行進100多公里,發現沿海的豐南、南堡、嘴東等地都在進行轟轟烈烈的填海造地。
灤南嘴東開發區招商[簡介 最新動態]局工作人員:填陸地是不是填得很快?很快,還沒填完,大概填了10平方公里,南邊沒填規劃好了,北邊沒填。10平方公里填了多長時間填起來的?資金到位,油料到位,只要有錢,資金能跟上,有幾個月這一片陸地就起來了。2550是政府組織吹地,還是私人承包的?都是政府組織的施工隊
唐山灤南:大規模圍海造地攤大餅
雖然在過去十年渤海灣一帶也填海造地建鹽池、蝦池,但是與新一輪填海造地相比,填海造地的規模和速度和使用性質,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么這些填海造的地都在做什么呢?
從唐曹高速曹妃甸北出口出來往西,一路上都是拉土填海的大卡車,吹沙填海已經造就了一大片新土地,路上曹妃甸體育公園、濕地公園正在建設。在曹妃甸濕地公園里,濕地國際會所和國際高爾夫俱樂部已經矗立在濕地中間。這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來這里的人很少。在南堡村的海邊大堤旁,連接曹妃甸工業區的西二環正在建設。而在南堡村的南邊,海中已經架起了一座大橋,與一條大約3公里長的道路連接,通到海里的1號人工島。圍墾出來的人工島上,無數個抽油機正在不停地從海底抽石油。
嘴東村村民姚永增:海的那邊,那邊有個二號島,那個得搞船進去,那邊有個一號島,那可以是通著陸地的,這邊有個五號島也通著陸地的,他那邊五號島采的石油,有地下管道通到一號島去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填海的陸地除了一些大型化工、石油、鋼鐵、港口企業入駐外,大面積填海的土地都閑置著。
灤南嘴東開發區招商局工作人員:現在這邊入駐的企業多不多?有那么3、4家,開工在建項目不多,宏觀經濟形勢不是那么好,所以經濟增長也上不去。
唐山灤南:8萬元一畝地招商無人問津
調查中記者了解到,三年前嘴東就開始了大規模填海造地和招商引資,雖然招商的土地價格每畝平均僅8萬元,但是招來的企業并不多。在嘴東工業區的這條6車道的大道上,僅有一處已經開發好的房地產項目。
嘴東村民姚永增:到現在也沒人入住,開發商建成了以后。
盡管如此,灤南并沒有停止填海造地的步伐,按照灤南縣的規劃,近期嘴東工業區將在沿海填海造地28平方公里,以后將達到70平方公里,與曹妃甸開發區連接起來。
灤南嘴東開發區招商局工作人員:1426這一塊是28平方公里,加起來是70平方公里, 一期規劃1438現在開發了多少28平方公里,一大部分空著,空著還沒有招商?對。
唐山:灘涂變成陸地 漁民收入銳減
從唐山的豐南區到唐海的曹妃甸這一帶的渤海灣沿線,總共建有7個工業和經濟開發區。那么,這些海域灘涂被大量開發成陸地,對于靠海吃海的漁民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見到閆洪偉的時候,他正在灘涂上撿蛤。閆洪偉是嘴東村漁民,平時出海打魚為生。現在是休漁期,便和漁村的漁民到灘涂上撿拾貝殼類賣錢,替補休漁期的收入。
記者:現在青蛤這些跟以前相比是不是少了?
漁民:不是少了,是沒有了,原先這個我一天能挖,十年以前我一個人至少至少1500斤。
記者:一天啊?漁民:不到兩個小時。
記者:現在呢?漁民:現在幾十斤。
嘴東村有幾百戶漁民,養殖和撿拾海邊潮間灘涂上的貝殼類,是嘴東村以及沿海的南堡村、北堡村村民的重要經濟來源。據了解,僅貝殼類收入就占沿海村莊年收入的50%到80%。然而,近幾年隨著圍海造地速度的加快,沿海的灘涂基本都變成了陸地。
灤南縣嘴東村漁民閆洪偉:嘴東的灘涂都沒有了,嘴東的灘涂已經全部沒有了?全部沒有了。原先那邊都是。原先那邊拐彎一直到大橋那都是這個,現在那邊一點都沒有。就是現在灘涂就剩下這一片了?只剩這一片了。
以后如果這再填上就都沒了。
記者:這對你們來說是不是會影響收入啊?
當地人告訴記者:原先一天到灘涂上200塊錢好掙,現在三四十塊錢。漁民確實是日子不好過,現在我們這原先是鹽廠,現在都填上了,東面的灘涂都建工廠了,這也馬上建工廠了。
發愁的不僅僅是閆洪偉。在北堡村,周村長正在給各養蝦戶打電話,聯系落實明天養蝦餌料所需要的數量。
灤南北堡村 周村長:我們當地漁民祖祖輩輩在這里,我們沒地,靠海,海全部占走了,你靠什么生活呢?每天我們組織捕撈,捕撈一種蝦的餌料,村里統一管理、統一收入,統一給村民分錢
周村長告訴記者,北堡村有300多人,過去有14公里長、2到3公里寬的沿海灘涂。幾年前,建油井打石油占去了一部分,建蝦池和鹽池占了一部分,現在僅剩一半灘涂,過去村里的漁民靠出售貝類,人均能收入1.5萬元,現在貝類減少了,村民的收入來源主要就靠打撈飼料蛤賣給養蝦場,每年全村平均能打撈飼料蛤400多噸,每個村民能分得7000元左右。
屬于淺灘的東西,咱們有什么就搞什么,漁民的生存從哪來啊?他也不種糧食,都是從海上。
聯播觀點:"圍海造地"短視行為損害長遠生態
在聯合國的生態規劃中,最長遠的有一個叫“千年計劃”,它的宗旨就是說,人類的發展不能僅僅著眼于當下,還要為子孫后世的長遠利益考慮。圍海造地,蓋的是今天的工廠,追求的是今天的GDP,損害的卻是漁民的長遠利益,圍海造田到底對當地的生態造成了怎樣的破壞,明天的經濟信息聯播帶您繼續追蹤。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