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7月25日零時,黃海海域海蜇進入了開捕期。未來三個月里,山東青島嶗山區王哥莊街道黃山社區的七十余戶漁民、30多條漁船將追著潮汐出!鞍球亍。記者昨日探訪發現,由于今年水溫較低,此時出海的漁船剛剛露頭,一天帶回的36000斤海蜇還未上岸就被搶購一空。
現場背來媳婦扒海蜇
昨天上午11時許,黃山社區碼頭熱鬧了起來。四條12馬力的捕海蜇船凱旋歸港,船老大下船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趟著海水把等在岸邊的媳婦背到船上。
在記者到達黃山社區時,有8位婦女早就等在了岸邊。 “等著船來,我們就接班,去‘扒’海蜇。 ”船老大老林的媳婦解釋說,所謂的“扒”海蜇就是將海蜇的各個部分分開,賣一個好價錢。
婦女們上船后,便開始分解海蜇!昂r刈ψ雍秃r啬X先‘扒’下來送上岸,海蜇脖子不好吃直接扔回海里喂魚,海蜇里子是寶,要‘扒’下來單獨放,最后剩下的海蜇皮裝筐里,男人們用擔子挑上岸,或者本地加工或者直接運走!崩狭值南眿D說,“扒”海蜇全部都是手工完成,難免被蜇傷,但大家都習慣了。
熱鬧支起鍋灶煮爪子
當婦女們在船上“扒”海蜇時,男人就把分割好的海蜇爪子放進塑料桶或竹筐內,一擔擔挑到岸上,送往已支好的煮海蜇爪子的灶臺前。灶臺前進行加工的是村里的海蜇收購商,清一色的男人用錘子敲碎炭塊放進爐膛,開啟鼓風機準備生火。村民老張告訴記者,一個鍋里能煮兩桶160斤海蜇爪子。大約10分鐘后,老張掀開了兩個大鍋的鍋蓋,一邊用笊籬壓住海蜇,一邊用水舀子舀出浮沫。再過5分鐘,老張才將海蜇爪子撈了出來放在案板晾曬。 “別看現在海蜇爪子這么多,煮上一百斤,撈出來就只剩下10斤,等全部晾干,就只剩下5斤了。 ”老張說,經過晾曬后,這些海蜇爪子會被送進冷庫,嶗山的漁家宴都會從這里進貨。
交易堵在碼頭搶鮮貨
陳先生是專程從文登趕來的客商。上午10時許,他開著貨車趕到了黃山碼頭。 “老客戶了,昨天就預訂好了,黃山海蜇搶手!”11時40分許,老林和另一名漁民開始往陳先生的車上裝海蜇皮。老林告訴記者,這一擔海蜇皮能有80斤,收購的價格是10元。一般情況下,5擔才能加工出一箱20斤的海蜇皮。 “今天這些海蜇皮我都要拉回文登,明天早上在文登的批發市場分貨。這些海蜇皮用淡水浸泡后,就可以制作成海蜇涼粉了。 ”陳先生說,“海蜇縮水得厲害,我這一車能拉8000多斤,不過一路掉水分,能剩六千斤就不錯了。 ”老林告訴記者,青島本地的海蜇有七成來自黃山,每天都有煙臺、威海等外地客商堵在碼頭“搶貨”。
揭秘跟著潮水兜海蜇
黃山社區300多戶居民中有70多戶都從事著與海蜇捕撈或加工有關的工作。他們多是兩人一組結對出海,社區的漁船數量一直維持在30多條。在這個從上世紀30年代就開始從事海蜇捕撈的村里,看潮水是漁民必備的“技能”。 “捕海蜇要趁潮漲潮落。 ”船老大老林說,船要在潮水漲至最高或退至最低點之前開到離岸約2海里的捕撈地,然后下網攔住隨著潮水漂過的海蜇,等潮滿或潮退至最大時海水流動的阻力最小,此時收網,既不費勁又能保證捕撈量最大。根據潮水,這里每天有4次打撈海蜇的機會。但當地漁民一般會出海三次,一忙就是12個小時。
除了會看潮水,黃山社區的漁民還有祖傳的捕海蜇“利器”。老林告訴記者,這也是黃山社區的秘密,原來漁民們使用一種特制的海蜇網,這種綠色的海蜇網長約700米,放到海里,隨著潮水漂蕩,把海里漂的海蜇兜在里面,漁民們看到網里兜了海蜇后,再用網兜一個個地撈起來。 “用錨將漁網的兩端固定在船的兩頭,把海蜇圍起來,再用小網兜把海蜇撈到船上就行了。 ”
收入一家人仨月賺5萬
“現在一條12馬力的漁船出海一次大約能捕海蜇三千斤左右。 ”黃山漁港海蜇專業合作社經理林先釵告訴記者,由于這幾天產量較小,今年海蜇還未進行定價。不過從現在情況來看,收成只高不低。林先釵估算說,按照去年經驗,加工好的海蜇里子每斤賣到40元左右,爪子是10元-15元左右。 “雖然捕撈期有3個月,但高峰期最多能持續兩個半月,一條船一天能上9000斤海蜇。這樣算下來,一家人仨月就能賺上5萬元。 ”
設想黃山海蜇要做品牌
記者注意到,在繁忙的漁港背后,還有幾輛工程車停在岸邊。 “下一步我們要對碼頭進行改造,建成3000多平方米的兩層建筑。一層建成海蜇加工區,二層作為商業區,方便游客能買到新鮮的海蜇。在二樓的樓頂,我們還計劃建成停車場。 ”林先釵說,黃山海蜇雖有名,但至今還沒有注冊自己的品牌,等改造完成他們將著手申請屬于黃山自己的品牌。另外,今年,黃山海蜇加工與烹飪技藝還將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溝和海流促成海蜇村
為啥黃山社區海域盛產海蜇?林先釵解釋說,黃山社區的老祖宗發現了附近海域有條深海溝,有幾公里寬,位置在嶗山灣的中部海域,嶗山頭以北。這里水很深,有海流經過,溫度和水質都很適合海蜇的生長。每年7月-9月,海蜇隨潮水在此海域聚集,黃山社區的漁民世代打魚,掌握了海蜇的習性,發明了專門捕海蜇的大網,捕撈效率極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