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水產品的價格隨著氣溫一路上升。以前七八十元一斤的河蝦近來要賣到上百元,而其他水產品的價格也普漲了10%左右。難道魚蝦也因受不了“燒烤天”而減產了?多方采訪后了解到,高溫天魚蝦的生長受到挑戰,同時,菜價的上漲使得飼料的價格也升上去不少。
“生產鏈”成本增加抬高水產價格
正在農貿市場選購水產的王阿姨說,原本十二三元一斤的鱸魚,現在賣到了19元。除了已漲到一百多元一斤的河蝦外,羅氏沼蝦、南美白對蝦和鯧魚的價格也漲得厲害。
“菜價一漲,魚蝦飼料錢也跟著漲。”中國科學研究室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魚類資源室的周主任說,魚蝦的飼料主要是米糠、菜粕,而菜價上漲(本報8月7日有報道)帶動飼料的價格上漲,抬高了水產品的“身價”。“這是一條生產鏈,哪個環節有變動,都會影響到其它部分。”周主任還預測,馬上到吃螃蟹的時節,受到高溫和菜價的影響,螃蟹的價格也會比去年高。
魚蝦躲到水底不想動彈難捕撈
水產養殖專家介紹,高溫使魚蝦的生長受到抑制。記者了解到,魚類適宜在22℃-32℃的水溫下生存,連日高溫,魚塘的水溫最高可達35℃以上。在這樣的溫度下,魚類的攝食受到抑制,養殖戶投放餌料的次數也會相應減少。
“在這種情況下,生長是次要的,維持生命才是養殖的主要目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7月和8月不是水產品的生長期,市場上多是一部分長得比較快的“拋頭魚”。此外,魚類屬于變溫動物,對溫度具有一定應變能力,即便如此,還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蝦、蟹等甲殼類動物對溫度的應變能力低,受到的影響就比較大。專家介紹,為了保證蝦、蟹的存活,大熱天往往會將水位抬高1米。
“底層的水溫較低,蝦、蟹可在底層活動。”
“一遇高溫天人就躲在空調間里不想動彈,魚蝦也會這樣。”水產行的陳老板說,高溫天魚蝦還會出現“息伏”的現象。“魚蝦受不了高溫躲在涼快的水底不動彈,這樣一來捕撈也有難度,最后就導致魚蝦的價格上去了。”
大閘蟹體溫上升有利脫殼
雖然高溫天氣令水產品生長受到一定影響,但影響不大。錫山區水產技術指導站的蔣站長透露,7月和8月水產品市場青黃不接,價格上漲很正常。
據水產淡水研究中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太湖銀魚今年的產量預計與去年持平,價格變化不大。一家水產公司的袁經理也表示,雖然出現了超高溫,和生長在河塘的魚蝦所不同的是,螃蟹是湖養。湖里的水溫不像魚塘那么高,一般在30℃左右。就目前看來,大閘蟹的長勢不錯。“高溫使大閘蟹的體溫上升,反而更利于大閘蟹脫殼。”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