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年來,山東威海文登市緊緊抓住養殖結構調整這一主線,著力發展特色高效漁業,促動漁業經濟快速發展。
一是“海參產業”做大做強。全市海參養殖面積達到4.5萬畝,年產量突破6000噸,產值超過10億元,占水產品總產值的25%,是全市第一個年產值過10億元的養殖品種,海參育苗企業25個,年育苗量達到13萬斤。先后推廣了蝦池造礁養參、潮間帶筑池養參、參池微孔充氧、池塘網箱保苗等技術,建設了省級標準化池塘造礁養參示范基地,成立了海參養殖協會,海參產業現已成為文登漁業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二是“對蝦產業”再現輝煌。多品種、多層次開展對蝦綜合養殖,中國對蝦、日本對蝦、南美白對蝦、斑節對蝦等,年產量達到3700多噸,被評為全國對蝦養殖產業示范縣。中國對蝦大規格生態養殖技術和中國對蝦“黃海2號”等優勢品種普及推廣,畝產到260多斤。
三是“海水魚”養殖產業規模壯大。以鲆鰈魚為主要養殖品種的工廠化養殖規模達到25萬平方米,年產量達到2100噸。河鲀養殖面積達到1萬畝,年出口創匯3000多萬美元,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河豚魚養殖基地,近幾年著力推廣全封閉循環水養殖技術,使河豚魚育苗養殖生產再次提升一個新的臺階。
四是“貝類養殖”產業多元發展。貝類養殖是文登一大優勢,養殖面積達到18萬畝。其中,淺海筏式養殖10萬畝、淺海底播2萬畝、灘涂精養面積3.5萬畝,池塘混養2.5萬畝,扇貝、牡蠣、文蛤、雜色蛤、縊蟶等十幾個品種,年產量達到20萬噸,占全市水產品總產量的52 %以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