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年7月以來,湖南的高溫天數、高溫最長持續時間、極端最高溫、日平均氣溫、平均最低降水量、無雨天數等六項指標均打破有氣象數據以來的歷史紀錄,嚴重的旱情給湖南養殖業生產帶來極其嚴重影響。截至8月5日,湖南養殖業直接經濟損失達16.41億元。
數據顯示,當前,湖南有5.73萬個畜禽規模養殖場、32.1萬散養戶受災嚴重,87萬頭大牲畜出現飲水采食困難。120余萬水產養殖戶嚴重受災,80%以上的養殖水面出現缺水,造成因缺氧死亡的商品魚7.3萬噸,提前起水上市水產品14.8萬噸,絕大部分干涸魚池魚塘的堤壩開裂損壞嚴重,此外,許多天然草場牧草枯黃,人工草地牧草枯萎、枯死,部分絕收。
根據《湖南省抗旱應急預案》和湖南省委、省政府“抗大旱、抗長旱”、“抗災、補損、治本相結合”的要求,湖南省近日召開了抗旱救災會商會,會議分析旱情形勢,研究救災措施,要求做到“三個確保,兩個強化”,即確保畜禽飲用水安全、確保苗種生產能力、確保不發生重大動物疫病,強化救災補損、強化治本防災。
據悉,湖南省畜牧水產局派出由專家組成的4個工作隊,深入衡陽、郴州、邵陽、懷化4個災情特別嚴重的重點地區,科學調度抗旱救災工作,幫助養殖場戶因地制宜制定應對措施。自6月底以來,已組織長沙、湘潭、常德、衡陽、婁底、邵陽、湘西自治州等地3萬余名畜牧水產技術干部,深入一線指導養殖戶抗旱救災達120萬余人次,下發養殖業抗旱技術資料340萬份,幫助養殖農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近3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