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
眼下又快到吃大閘蟹的中秋時節。 CFP圖  |
眼下又快到吃大閘蟹的中秋時節。 CFP圖
同一品牌規格及其相似的陽澄湖大閘蟹差價可高達261元
隨著立秋和中秋佳節的臨近,廣大市民對于大閘蟹的消費關注趨熱,而相較于往年,今年大閘蟹的“江湖”風云迭起,風波尤其多。
記者對比發現,不同網購渠道,同一品牌規格及其相似的陽澄湖大閘蟹差價可高達261元。還有經銷商稱自己代理的品牌被“限價”,違規將被取消代理權。
文、表/記者楊杉
秋風(微博)起,蟹腳癢。在德國大閘蟹“海歸”爭奪大閘蟹市場未遂之際,今年大閘蟹江湖風云迭起,減產、漲價傳言不斷。而零售終端的消費者則更關注價格,大嘆蟹價是霧里看花。記者對比發現,不同網購渠道,同一品牌規格及其相似的陽澄湖大閘蟹差價可高達261元。還有經銷商稱自己代理的品牌被“限價”,違規將被取消代理資格。
對于蟹價差異,各渠道各說各有理,而陽澄湖大閘蟹銷售中的諸多亂象也由此可見一斑:假貨非正宗陽澄湖產、大蟹變小蟹、臨死蟹充鮮活蟹以及經銷商低價競爭靠返點盈利導致“限價”措施—涉嫌價格壟斷。
“大表哥”海歸蟹有風險
本月初媒體報道稱,由于今年夏季持續高溫,使得大閘蟹遲遲不肯蛻殼,不能按照正常生長規律如期長大,陽澄湖大閘蟹將推遲上市時間。本地經銷商吳經理告訴記者:“聽說將在9月22日后開湖撈蟹,所以今年中秋節消費者吃不上陽澄湖大閘蟹。”另一家陽澄湖大閘蟹品牌的銷售人員則告訴記者要9月20日左右可以提蟹。
針對中秋后才能吃上蟹的說法,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昨日對記者表示,目前在蟹農中存在兩種意見:大多數蟹農主張在中秋節前先打撈一部分大閘蟹給消費者嘗鮮,而大量上市則等到國慶之后;少數蟹農主張等到國慶后再開湖撈蟹。“協會將上述意見轉達給政府決定。”楊維農說。
陽澄湖大閘蟹尚未開撈之時,其“大表哥”德國大閘蟹已漂洋過海來爭奪食客,在某網站大賣超過3萬份,價格也便宜到平均僅33元/只。
然而,前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公告稱,德國大閘蟹尚未具備對華出口資質,未經法定準入和檢疫合格的德國大閘蟹存在諸多風險。而沒有了“海歸蟹”的大閘蟹市場也并不平靜,來自洪澤湖、太湖、梁子湖等地的大閘蟹今年成為陽澄湖大閘蟹的有力競爭對手。
消費者:價格差別太大
對陽澄湖大閘蟹今年的價格,個別經銷商表示,“去年市場價格混亂,今年我代理的某大牌陽澄湖大閘蟹對經銷商搞限價,網購價格高于9折,零售價格高于8.5折,禮品渠道的大客戶則不能低于8折。低于規定價會取消代理權。”上述吳經理向本報記者透露。
記者昨日上網搜索對比了下某品牌陽澄湖大閘蟹,規格極其相近的4對大閘蟹的差價達81~261元。
業內說法:
價格與拿貨渠道及品質有關
公司官網銷售人員表示其為“直營店”,產品質量和品牌都有保障,對于淘寶上賣的是不是正品不能保證。而淘寶經銷商尚先生(化名)則表示自己的貨保證正品可驗貨且出示各種協會證明,對于自己價格低的解釋是“網上銷售走量,為的是拿返點”;對于天貓旗艦店售價更低他爆料稱:“其實不是陽澄湖的,就是拉別處的蟹,然后包裝。”
楊維龍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價格差異與進貨渠道、新鮮程度以及品質高低有關。“渠道中轉多的價格高,新鮮度低的價格低,品質有高中低檔,一般有品質保障的大品牌收購高質蟹售價高。”他向本報記者透露,“陽澄湖大閘蟹打撈上來后一般的成活期是7天,有些經銷商把臨近期限的蟹低價甩賣。消費者收貨時看上去是活蟹,其實已經快不行了。”
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要防止“大蟹變小蟹”,“我去年臨近年關時拿貨,對方聲稱每只蟹重5兩而收到貨只有3兩重。”尚先生說。還有法律界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如果吳經理指出的對經銷商進行“限價”情況屬實,此舉將涉嫌縱向價格壟斷。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