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體報道稱受極端高溫天氣影響,江浙大閘蟹“瘦身”嚴重,產量銳減,或將提高中秋前后大閘蟹的市場售價。記者從四川省水產局相關部門了解到,我省銷售的大閘蟹絕大部分靠外省輸入,四川省只有眉山、蓬溪、射洪、成都、南充、華鎣等有零星分布的養殖基地,所占市場份額較為有限。由此,大閘蟹的市場售價將深受江浙的生產情況影響。
另一方面,隨著省內育苗技術零的突破,以及養殖基地的穩步擴大,在江浙蟹一統天下的情勢之下,出現了四川本地蟹對局部地區市場的蠶食和逆襲。對消費者來說,這場旱情讓市場呈現多元化,有了更多的比較和選擇。
本地蟹優勢—
就近易保鮮存活率更高
江蘇籍的周克祥水產專業出身,并且有19年養殖大閘蟹的從業經驗,經朋友介紹,來到眉山市東坡區發展,目前已在東坡區尚義鎮、自貢、彭山、南部有了共計760畝的養殖基地。
周克祥告訴記者,他的蟹和江浙的大閘蟹同源同種,只是因為水土不同而在顏色上有差異,但肉質旗鼓相當甚至更好。
由于他在全省首次實現了本地人工育苗,結合飼料和技術的自給,他的螃蟹相對于外省的大閘蟹就占了地理優勢。“從江浙運來的蟹一般會有20-30%的死亡率,賣給批發商和零售商后,由于保鮮度不夠,也容易產生損耗,這部分成本最終都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并且他們是量大價格才從優。而我的蟹隨時供給,不論數量多少池邊價都一樣,還絕對保證新鮮。”
目前,3兩以下2兩以上的蟹,周克祥的池邊價為110-120元/公斤,市場零售價為160-200元/公斤。3兩以上的約占總產量的30%,零售價為280-320元/公斤。“因為幾乎零死亡,從品質上來說,我的蟹應該比江浙的每斤貴40到50元,但是因為要繼續擴展本地市場占有額,所以現在只能貴10元左右。”
消費習慣差異—
四川吃蟹熱情有待檢驗
蓬溪縣的李謂今年第一次試水大閘蟹養殖,規模達到上千畝,和周克祥的自供蟹苗不同,他是從遼寧盤錦(與江浙大閘蟹同源)引種半成品蟹進行養殖,從這2個月的生產情況來看,每畝能夠達到100公斤,總產量能有10萬公斤,銷量重點在成都、重慶和遂寧的本地市場。“我的定價還要看上市前這一個月蟹的長勢,它脫一次殼,體重就翻一倍,越重賣得越好;3.5兩以上的規格論只賣,一只100元上下。”
周克祥從業內朋友處獲悉,今年江浙一帶遭遇高溫,一些大閘蟹養殖大戶的產量下降30-40%,減產提價幾成定局。“我的螃蟹估計也許會比去年漲20%左右。”與此同時,周克祥也分析認為,四川本地螃蟹漲價還不一定,“因為大閘蟹不是必需品,四川本地中秋吃蟹的習俗不如江浙那邊濃厚,四川對吃蟹的熱情能不能撐得起價格的上漲還有待市場檢驗。”
但周克祥還是很樂觀;“我記得有個行業數據顯示,僅成都市在2011年對大閘蟹的消費就達到200萬斤了,總的需求量還是可觀的,即使價格漲幅不大,今年也還是大豐收了。”
品牌建設方向—
從高端餐廳找突破口
“陽澄湖大閘蟹經過這么多年品牌營銷,已經成為行業標桿了,品牌附加值很高,很多人還會以為除了陽澄湖的蟹,其他的大閘蟹都不值得買,這對于我們本地蟹是個挑戰。”李謂說。
周克祥也說,現在他的普通蟹有15%的利潤,高檔蟹有100%利潤,而陽澄湖大閘蟹憑借品牌效應,往往利潤翻倍,均只三四百元的肥蟹比比皆是。
“所以我們不僅要關注產量和質量,同時也要在營銷和品牌建設上下工夫。”李謂打算在成都開設專賣店,目前正在一些水產市場進行考察,還在電視上投放了一定數量的廣告。他說,等一個月后大閘蟹起網時,會邀請媒體和政府相關部門來現場見證一下。在遂寧本地市場,他會考慮做一些盒裝精品,供應中秋期間的禮品市場,兼顧普通和高檔消費群。
對于開發市場,周克祥也有些成功經驗。2010年,他剛到眉山養殖大閘蟹時發現這里幾乎沒人吃蟹。為了打開市場,他不僅利用媒體做宣傳,還在飯店、大排檔直接做推廣。
“我的蟹放在餐廳,做成菜賣出去才收錢,中間若死了無條件換貨,服務員推銷蟹有提成,還培訓服務員如何品蟹、什么時節吃什么蟹、以及吃蟹的小技巧,再由他們講解給顧客,這個特別受高檔消費者歡迎,一下子就把品蟹的飲食文化推廣開了。”周克祥說,現在他的大閘蟹在眉山市場占有率能達到60%,“可以說有一定餐飲消費能力的人都知道在眉山能吃到正宗的大閘蟹。”
周克祥說四川水源好,工業污染少,且盆地年降水量基本穩定,氣溫也不會大起大落,這些都有利于大閘蟹養殖;但受地形地勢影響,以及出于對基本農田的保護,發展規模受到局限。他打算以合作社形式化零為整,計劃在南部縣建立2千畝養殖基地。“我會免費給入戶的農民提供蟹苗和技術,并且養大以后,包銷包售,等養殖量起來了,相信會在市場上和江浙蟹有更大的競爭力。”周克祥說道。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