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蘇中里下河腹部地區的溱潼鎮,江水、海水和淮水“三水”交匯而成了溱湖水。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水環境孕育了一池的美味——溱湖八鮮,而溱湖籪蟹便是八鮮之首。其實,溱潼鎮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養殖河蟹,素有“南有澄湖閘蟹,北有溱湖籪蟹”的說法,人稱“南閘北籪”。然而,在大閘蟹遍地開花的今天,歷史上曾經與之齊名的溱湖籪蟹在姜堰之外卻鮮為人知。
一籪之隔分秋色
國家5A級溱湖風景區、國家級濕地公園、國家一類飲用水標準的水質,這就是溱湖籪蟹的生長環境。一條小船慢慢劃向溱湖深處,在這里,記者總算看到了籪。這是一種用竹枝編成的柵欄,直立地置入水中,上下有近兩米高。姜堰水產技術指導站站長陳克春告訴記者,溱湖水美,卻不是所有溱湖水養出來的蟹都叫籪蟹。
“要成為籪蟹,得先爬過這近兩米高的籪。”陳克春說,用籪捕蟹主要是利用河蟹生殖回游的特性,當發育成熟的螃蟹沿河道回游的時候,由于自身特性的原因使它遇到攔河設置的籪時,會想盡辦法翻過去,掉進與籪配套的篾簍之中成為籪蟹。“要不是體肥肉壯的大蟹,根本爬不上那么高的籪,所以,籪蟹中絕沒有小的、瘦的、病的。”籪不僅是捕蟹工具,更是挑選高品質螃蟹的好方法。
據介紹,溱湖5000畝核心養殖水面由姜堰市溱湖籪蟹有限公司承包。為了保證螃蟹的質量,該公司采取低密度放養的方式,平均每畝只投放300只蟹苗。最重要的是,全程都不用人工投喂,而是以湖里的水草、螺蜆等天然餌料為食,堪稱野生蟹。這樣養出來的螃蟹雖然產量不高,但純天然、無公害,成為籪蟹中的精品,基本上公蟹都能達到4.5兩左右,母的也在3.5兩以上。
陳克春告訴記者,哪怕是用精養塘養殖籪蟹,也要模仿溱湖的水環境,種上大量水草,放養魚蝦,并投喂螺絲、海雜魚和玉米等無公害的食物,保證籪蟹的品質。
有機蟹為何只在“墻內香”
在姜堰區,“溱湖八鮮”“溱湖籪蟹”的招牌和門店隨處可見,但出了姜堰,便銷聲匿跡。盡管溱湖牌河蟹連續幾年獲得了泰州市知名商標,盡管溱潼鎮整體獲得無公害產地認證,但溱湖籪蟹依然只是名聲在內。為何深受溱潼人贊譽的籪蟹卻只在墻內飄香?
記者采訪了解到,當地的養殖經營戶多把精力放在本地市場,而對于外地市場的開發力度很小。溱湖籪蟹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溱湖”牌一共有11個專賣店,除了在姜堰區,還包括天津、青島、上海、江陰、靖江等地。然而,在姜堰區當地的銷量就占了總銷量的一半左右,另外近一半作為批發的螃蟹中,也主要流向姜堰本地或泰州市內。
缺乏品牌影響力,是溱湖籪蟹走出去的最大阻力。“省內外很多重點城市的市場基本上已經被陽澄湖和固城湖螃蟹壟斷了,要打進去很難。”陳克春坦言,以前只顧悶頭養蟹,卻忽視了品牌的建設,養殖經營戶的品牌意識也不夠高,覺得生意過得去,掛不掛牌都一樣賣。據介紹,目前溱潼鎮已成功申報“溱湖”牌、“溱湖水”牌、“溱湖籪”牌、“溱鮮”牌、“麻石鋪”牌和“蘇珍”牌等10個水產品品牌,但這些品牌小而散,沒法發揮其拳頭效應,價格也比大閘蟹低很多。“平均價格在60元/斤左右,專賣店也只貴20元。”陳克春說,其實溱湖籪蟹公司早在2008年就開始承包5000畝的溱湖水面,進行原生態的螃蟹養殖,養殖出來的籪蟹完全符合有機產品的要求,但一直沒有申報認證。
此外,籪蟹整體產量不高,基本上可以消化在當地市場,這也是溱湖籪蟹沒有走出去的重要原因。據統計,目前溱潼鎮的河蟹養殖面積有8500畝,但平均畝產只有80公斤左右,比大閘蟹的畝產量少了近一半,而像溱湖籪蟹公司在溱湖養殖的籪蟹產量就更低了。
品牌建設讓籪蟹“爬”更遠
再過一個多月便是河蟹上市的季節,“預計溱湖籪蟹今年產量將與去年持平,但平均規格很可能超過去年。”陳克春和姜堰區品牌河蟹企業的當家人顯得有些憂慮:限制“三公”消費的政策日益嚴格,以往重視中高端公務商務市場的籪蟹如何“爬”得更遠?
今年,“溱湖”等當地主要品牌養殖企業、合作社開始加大拓展姜堰以外市場的力度,拓展銷售渠道。姜堰區農委也在通過政策扶持、招商引資與溱湖河蟹品牌建設,促進當地河蟹產業的發展。據介紹,目前溱潼鎮從事河蟹養殖生產銷售的農戶達3580戶,占總農戶數的53.9%;擁有6個500畝以上的河蟹養殖示范基地、4個無公害河蟹養殖基地;建有8家水產養殖銷售加工企業、2個占地20畝的水產品批發市場、3個農副產品零售市場、16家水產養殖家庭農場和10家水產專業合作組織。如今,姜堰區政府每年都會舉辦一屆溱湖八鮮美食節,在各大中心城市舉辦河蟹品牌推介會,品牌效應不斷增強。
“今年,我們要重點打造‘溱湖籪蟹’,目前已開始組織申報溱湖河蟹有機產品、溱湖籪蟹地理標志。”陳克春表示,希望通過一系列的品牌建設組合拳,進一步提升溱湖河蟹的知名度。據悉,溱湖籪蟹有限公司已計劃今年在北京開設首個專賣店,率先挺進首都市場。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