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好是螃蟹肥的時候,請外地來的親戚吃最合適了。”8月26日下午 ,在交運大連路農貿市場里,市民李先生買了10只螃蟹、一包蛤蜊。他說,今年螃蟹價格公道,雖然最近小幅上漲,但仍擋不住嘗鮮者的欲望。隨后,記者探訪了交運大連路農貿市場、團島農貿市場、埠西農貿市場、南山市場等,發現攤位上擺著的螃蟹幾乎全是外地梭子蟹,攤主們表示要想吃到本地“平價蟹”還得等十來天,即便如此,目前的銷售情況也非常火爆,有一家批發部一天就能夠賣出10萬斤。
一家批發部一天可賣10萬斤
26日,記者在交運大連路農貿市場、團島農貿市場、埠西農貿市場、南山市場進行了探訪,只見攤位上擺著的螃蟹全是梭子蟹。不少攤主說,其他螃蟹相對來說不受歡迎,商販們也就不會去進貨了。
在南山市場門口,記者看到這里有8家零售螃蟹的攤位,老板告訴記者,南山市場上售賣的絕大多數都是南方蟹子,銷售非常火爆,僅郭老三一家批發部每天就可以批發十萬斤,全都是南方蟹。
“本地蟹子也有,但量非常少,價格也貴。”從事螃蟹批發多年的郭老三告訴記者,從8月21日開始,沙子口就已經有船卸貨,但由于本地螃蟹個頭都很小,真正能放到市場上賣的并不多,一次出海也就能撈回幾百斤,運氣好的話也不會超過1000斤,大多數漁民擔心賠本,都不愿意出海。
今年產量大價格堪比豬頭肉
“要是有賺頭,早就出海了,想吃本地蟹子,至少要等10天。”家住沙子口的漁民段師傅說。與南方蟹子相比,青島本地蟹由于生長環境鹽度較高,所以吃起來比較有味道,肉質也比較好,而南方蟹子經過長途運輸后來到青島,連最基本的成活率都不能保證。
記者探訪中了解到,商販們給螃蟹分成不同的銷售等級,比較便宜的有25元/斤,個頭比較大的要35元/斤,最近螃蟹的價格有所上漲,一斤螃蟹漲了5元。“今年價格比去年要便宜很多,所以批發量還算可以,螃蟹價格便宜的都快趕上豬頭肉了,老百姓也吃得起了。”一位賣螃蟹的女士這樣告訴記者。說起螃蟹價格,業內人士分析去年因為臺風多,陰歷八月十五前后一斤螃蟹批發價可達80塊錢左右,今年產量太大,所以,價格自然比較“公道”。
眼下二母蟹肉最肥美
“公蟹的肚臍細長,比較窄。母蟹的肚臍最圓,二母蟹的肚臍比公蟹的大,比母蟹的小。”商販張女士說:“要是論口味,現在二母蟹最肥,而公蟹的肉最緊實,母蟹最誘人的是蟹黃。”
隨后,記者采訪了從事多年螃蟹捕撈的段師傅,說起梭子蟹的分類,他告訴記者,二母蟹實際上是“黃花大姑娘”,是沒有跟公蟹交配的母蟹,這種蟹子肉質嫩,肥度好。記者探訪南山市場發現,體格較大的二母蟹通常要貴一些,但就算是最大的二母蟹也不會超過半斤,四兩就算大的,這兩天發貨每斤28塊錢,零售可能一斤40元左右,比普通蟹子貴不少。段師傅還教給記者辨認二母蟹的辦法:“二母蟹的肚臍是尖尖的,南方稱之為三角蟹,普通母蟹子肚臍就是圓的,應該很容易能分辨出來。”
批發論筐進就像買彩票
海蟹上市,讓攤販們變得異常忙碌。說起自己的生活,他們卻說這份錢掙得并不容易。
在交運大連路農貿市場里擺攤賣海鮮,來自諸城的孫女士和丈夫已經干了六七年的時間。他們最近的生活是這樣的:每天凌晨三四點鐘,孫女士的丈夫張先生騎著摩托車來到桑梓路南山市場,選購2筐或者3筐螃蟹,接著找貨車送到市場。孫女士說:“我們去進螃蟹,就跟買彩票似的。螃蟹被裝進筐子里,一個筐子能裝60斤左右,里面有大有小,有的腿掉了,有的已經死了,進貨時論筐賣,不許拆開筐子不讓挑,一個筐子里這種螃蟹多了,一般就掙不了多少錢了。這一行就是掙個辛苦錢。”
相關鏈接
本地蟹量少一般買不到
采訪中,一些多年和螃蟹打交道的商販們、老漁民告訴記者,實際上這些從外地來的螃蟹和青島本地的螃蟹是一個品種,學名是三疣梭子蟹。
“由于螃蟹的生長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有水溫,青島附近海域的水溫要比南方水域低,味道就出現了差別。”多年從事漁業生產的段師傅說,水溫相對較低,螃蟹在這種環境生長起來的肉質要稍好,雖然這種差別是非常細微的,一般市民難以鑒別。另外,本地的螃蟹產量非常有限,“漁船還沒靠岸,螃蟹都被訂下了,普通的老百姓一般買不到本地的螃蟹。”而訂購這些螃蟹的,一般是酒店買走了,價格也翻了番。
在記者走訪中,不少商販為了招攬生意,有的就會說自己賣的螃蟹是本地捕撈,記者對此無法進行分辨。這些業內人士也支了招:本地螃蟹因所處水溫低,生長周期長,表現在外表上,即其肚皮是青白色的,并略微突起,突起點較多。相比之下,南方海蟹肚皮純白,呈扁平狀。“如果用手按一下,本地蟹殼比較硬,外地的軟一些,但一般市民無法鑒別。”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